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20:58
网络空间作为各类意识形态交流、碰撞、冲突的全新场域,主流意识形态在其中理应形成一种号召力、聚合力、控制力和领导力,即建构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区别于传统现实空间,网络空间具有截然不同的生长特点和运行逻辑,在其中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遭遇了话语权威被渗透弱化、政治功能被消解虚化、现实效力被解构分化的挑战。因此,着眼于意识形态功能优化的现实考量,需要通过重构理论认同机制、丰富话语生成机制、整合网络传播机制和强化现实关照机制,掌握和重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最终,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建构,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分众化、实践效力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有助于引导网民从内心层面、精神层面走出网络虚拟危机,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文章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40(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现实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被渗透弱化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被消解虚化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效力被解构分化
二、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实现机制
(一)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维认同机制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生成机制
(三)整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机制
(四)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关照机制
三、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价值
(一)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展示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分众化
(三)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践效力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本文编号:2977536
【文章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40(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现实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被渗透弱化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被消解虚化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效力被解构分化
二、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实现机制
(一)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维认同机制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生成机制
(三)整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机制
(四)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关照机制
三、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价值
(一)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展示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分众化
(三)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践效力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本文编号:2977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7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