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核、社会自性与和谐质性社会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1-01-22 12:55
黑龙江社会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和精神意蕴,近代以来的"实边移民""战乱移民""垦荒移民""工业移民"给黑龙江带来了多重的社会特性,抗击侵略、开垦北大荒和工业基地克艰而成的集体行动孕育了"四大精神"。多重社会特性与精神源流在龙江社会的发展中叠合、交融,构成了龙江的社会自性和精神内核,塑造了龙江社会的成训观、结群方式、文化品格和生活逻辑。"贡献于国"的社会成训、"集体化"的结群方式,"公义为先"的地方文化品格,"知足互助"的生活逻辑,这些是龙江振兴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内生力量。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龙江“社会自性”的历史构成
三、龙江精神、“社会自性”型塑的“公共性”
四、龙江“社会自性”与质性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J]. 陈步伟,刘东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论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J]. 桑业明,王怡玮.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3]单位社会背景下公共性结构的形成及转换[J]. 田毅鹏,刘博.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6)
[4]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田毅鹏. 社会科学辑刊. 2016(02)
[5]“质性社会”管理中“积极公众”的话语塑造[J]. 那瑛. 学术交流. 2015(12)
[6]“历史”、“效率”与“合法性”:单位制变迁的机制分析[J]. 郑莉,刘逸文. 学术交流. 2015(07)
[7]“后单位社会”基层社会治理及运行机制研究[J]. 田毅鹏,薛文龙. 学术研究. 2015(02)
[8]“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J]. 杨善华,孙飞宇. 社会. 2015(01)
[9]“硬汉”形象:北大荒精神特质的文化符码——以梁晓声的创作为例[J]. 车红梅. 学术交流. 2012(04)
[10]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J]. 田毅鹏,吕方.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6)
硕士论文
[1]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地位之再思考[D]. 苏裴裴.天津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3265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龙江“社会自性”的历史构成
三、龙江精神、“社会自性”型塑的“公共性”
四、龙江“社会自性”与质性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J]. 陈步伟,刘东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论毛泽东社会矛盾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J]. 桑业明,王怡玮.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3]单位社会背景下公共性结构的形成及转换[J]. 田毅鹏,刘博.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6)
[4]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田毅鹏. 社会科学辑刊. 2016(02)
[5]“质性社会”管理中“积极公众”的话语塑造[J]. 那瑛. 学术交流. 2015(12)
[6]“历史”、“效率”与“合法性”:单位制变迁的机制分析[J]. 郑莉,刘逸文. 学术交流. 2015(07)
[7]“后单位社会”基层社会治理及运行机制研究[J]. 田毅鹏,薛文龙. 学术研究. 2015(02)
[8]“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J]. 杨善华,孙飞宇. 社会. 2015(01)
[9]“硬汉”形象:北大荒精神特质的文化符码——以梁晓声的创作为例[J]. 车红梅. 学术交流. 2012(04)
[10]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J]. 田毅鹏,吕方.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6)
硕士论文
[1]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地位之再思考[D]. 苏裴裴.天津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3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9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