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11:14
  在党的十六大以后,在国际、国内出现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重新认识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和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依据时代特色,与时俱进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把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本文分四部分对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是对十六大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的理论指导进行分析梳理。第二部分,为实践部分,主要探讨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具体途径。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定位进行系统的论证,即是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关系到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进行系统的论证。第四部分,为本篇论文的意义部分。本篇论文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对民族精神发展的系统梳理,对应对社会全面转型期民众价值迷惘、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铸就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有着积极意义。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
        1.4.1 理论研究
        1.4.2 文献分析法
        1.4.3 归纳分析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方法
        1.4.4 静态描摹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5 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1 研究的视角新
        1.5.2 研究的方法新
        1.5.3 研究的观点新
    1.6 论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2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基础
    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明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的正确方向
        2.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
        2.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产与意识发展的思路指导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
        2.1.3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指导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
    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明确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的指导方针
3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实施途径
    3.1 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政治体制建设与制度创新
        3.1.1 从宏观的战略层面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政治体制建设
        3.1.2 从微观的操作性层面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
    3.2 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
        3.2.1 以先进文化为基主导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主内容
    3.3 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
4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4.1 加强认识,把中华民族精神摆在突出地位
        4.1.1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全球化境遇中保持国家独立的精神支撑
        4.1.2 中华民族精神是应对社会顺利全面转型的保障
        4.1.3 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
    4.2 重视表达,科学界定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涵
        4.2.1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的有力核心
        4.2.2 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的立身之本
        4.2.3 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的共同愿望
        4.2.4 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基础
        4.2.5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的深厚根基
    4.3 深入概括,呈现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
        4.3.1 系统概括并阐述中国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
        4.3.2 提炼概括当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5 重点加强,提升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5.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
        4.5.2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创新的具体行动
5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5.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应对社会全面转型期民众价值迷惘
    5.2 维护新形势下国家政治和民族团结,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
    5.3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铸就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在学期间取得的奖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途径探析[J]. 申家宁.  邢台学院学报. 2011(03)
[2]论民族精神建设的利益调控机制[J]. 宇文利.  道德与文明. 2011(03)
[3]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应坚持三个基本点[J]. 闵长虹.  党政论坛. 2011(04)
[4]中国共产党引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构建[J]. 张万余.  理论月刊. 2011(04)
[5]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精神观初探[J]. 李久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6]关于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J]. 宋明丽.  世纪桥. 2011(05)
[7]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J]. 丁少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内在关联性[J]. 吕庆建,兰迎春.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9]中华民族精神的发生学考察[J]. 黄长义.  江汉论坛. 2011(02)
[10]胡锦涛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论述及其意义[J]. 罗庆宏.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 温静.首都师范大学 2011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 郑海呐.天津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精神思想研究[D]. 张猛.东北林业大学 2006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贡献[D]. 鲁英杰.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殷宗平.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1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61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4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