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5 07:32
  建设美丽中国,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必须研究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之忧,深存于道德伦理之中。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自然生态资源被不断地攫取,生态环境也变得日益恶化,形成全球性生态危机。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全球性生态问题迫使人类开始对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生态伦理思想。我国对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日益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和核心要求,规划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强烈。然而,我国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必须加强基础建设,应当优化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生态伦理思维,强化法制体系作用,完善监督监管体制。同时,从强化生态伦理宣传教育、加固生态伦理政策支持、健全生态伦理法制准绳、完备生态伦理问责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伦理体系。在我国生态文明伦理建设过程中,还需注意科学技术中的环境伦理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问题,人口与环...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概述
    2.1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2.2 生态伦理理论概述
        2.2.1 生态伦理的内涵
        2.2.2 西方生态伦理观
        2.2.3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2.2.4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2.2.5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
3 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发展历程及重大意义
    3.1 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的发展历程
        3.1.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3.1.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1.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3.2 加强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的重大意义
        3.2.1 有助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现
        3.2.2 有助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进
4 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的基本现状
    4.1 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取得的成就
        4.1.1 加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
        4.1.2 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伦理思想日益加强
        4.1.3 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逐渐提升
        4.1.4 我国的生态法制建设不断发展
        4.1.5 我国企业的生态环境行为有待改善
    4.2 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发展不平衡不公正的挑战
        4.2.2 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
        4.2.3 人口结构不均衡的挑战
        4.2.4 法制体系不完善的挑战
        4.2.5 思想价值观过于功利性的挑战
5 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的基本途径
    5.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该秉持的伦理思想
        5.1.1 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道德伦理思想为指导
        5.1.2 借鉴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
        5.1.3 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5.1.4 从我国实际出发培育新的伦理思想
    5.2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伦理体系
        5.2.1 树立生态伦理道德规范
        5.2.2 强化生态伦理宣传教育
        5.2.3 加固生态伦理政策支持
        5.2.4 健全生态伦理法制准绳
        5.2.5 完备生态伦理问责机制
    5.3 我国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的长效机制
        5.3.1 政府部门加强对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的重视
        5.3.2 建立有效的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奖惩机制
        5.3.3 注重生态文明道德伦理建设基础教育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科学技术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6.2.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问题
        6.2.3 人口与环境伦理问题
        6.2.4 消费方式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SR模型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 顾勇炜,施生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对南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刘莹.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5)
[3]全国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度研究[J]. 胡振华,容贤标,熊曦.  学术论坛. 2016(09)
[4]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定位及“多规合一”的落实[J]. 秋缬滢.  环境保护. 2016(13)
[5]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伦理考量[J]. 彭本奇,马静,马志国.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3)
[6]国家“十三五”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框架设计[J]. 王金南,许开鹏,王晶晶,王夏晖.  环境保护. 2016(08)
[7]绿色发展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落地要点分析[J]. 张惠远,郝海广,张强.  环境保护. 2016(08)
[8]“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考——以美丽乡村南京浦口区示范区规划为例[J]. 毛安元.  山西农经. 2015(09)
[9]“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任务[J]. 孟伟,舒俭民,张林波,罗上华,杜加强,梁广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8)
[10]孟子生态伦理观及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覃喆.  科学社会主义. 2014(02)

硕士论文
[1]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研究[D]. 李艳.河南工业大学 2015
[2]德治与法治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刘霄.河北工业大学 2015
[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低碳伦理构建[D]. 曾红元.湖南工业大学 2014
[4]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民生态道德研究[D]. 李奇伟.太原理工大学 2014
[5]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公众责任伦理研究[D]. 龙熠.成都理工大学 2014
[6]生态伦理视域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赵卓.西安工业大学 2014
[7]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 李静.燕山大学 2013
[8]环境伦理视野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谢泽梅.成都理工大学 2013
[9]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伦理观思考[D]. 张福珍.淮北师范大学 2010
[10]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袁慧玲.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30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730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