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4:11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交往 精神交往 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交往主体 精神交往问题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对交往日益关注。在物质交往比较充分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将视角转向更深层次的精神交往。我国当前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同时伴随着全球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满足和频繁的物质交往。这种物质方面的发展为精神交往提供了积极的可能性,但不可忽视的是当代中国的精神交往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这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本文尝试从当代我国精神交往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提出的研究角度对当代中国的精神交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运用现实、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阐述和分析精神交往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之后根据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促进精神交往发展,促进交往主体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本文的正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精神交往的相关理论阐释,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阐释了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在这一层次中,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精神交往概念的界定及其地位、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的主要观点,例如:精神交往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精神交往受物质活动的制约;生产力水平决定精神交往,精神交往水平改变社会状况;社会生产结构决定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创造精神交往;精神交往具有延续性。其次,主要是关于精神交往的现代阐释。这一层次是通过对精神交往的内涵、精神交往的类型、精神交往的层次、精神交往的特征等内容的阐述来对精神交往进行现代阐释。最后,论述了精神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这一层次主要是在阐释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基础之上来阐述这一作用。精神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交往有利于促进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精神交往有利于推动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精神交往有利于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精神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为论文整体做铺垫,在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明晰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研究。 第二部分是对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首先,阐明了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人的影响,包括精神交往功利化的表现及对人的影响、精神交往冷漠化的表现及对人的影响、精神交往粗陋化的表现及对人的影响、精神交往泛娱乐化的表现及对人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从五个方面进行原因的解读: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加速了精神交往功利化倾向;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了精神交往冷漠化的出现;精神交往媒介的负面作用导致了精神交往粗陋化和泛娱乐化;精神交往主体资质不完善是精神交往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社会转型期是精神交往问题出现的客观背景。这一部分是对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为下面解决问题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是构建合理精神交往方式的路径探析。该部分针对精神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来寻找解决当代中国精神交往问题的相应对策,这是本文的着力点和归宿点。对策包括以下几方面: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精神交往的关系,避免功利化倾向;处理好城市化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避免冷漠化倾向;合理进行网络交往,避免粗陋化和泛娱乐化倾向;多方完善精神交往主体资质,从主观方面促使有效精神交往的实现;发展世界交往,促进社会转型期精神交往的多元发展。 本文一直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对当代中国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深入探索,目的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交往 精神交往 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交往主体 精神交往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6
- (一) 精神交往研究现状12-14
- (二)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4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5
- (四)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5-16
- 一、 相关理论阐释16-28
- (一) 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16-22
- 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思想16-17
- 2. 精神交往概念的界定及其地位17-19
- 3. 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的主要观点19-22
- (二) 精神交往的现代阐释22-25
- 1. 精神交往的内涵22
- 2. 精神交往的类型22-24
- 3. 精神交往的层次24
- 4. 精神交往的特征24-25
- (三) 精神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25-28
-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25
- 2. 精神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25-28
- 二、 当代我国精神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8-40
- (一) 精神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人的影响28-34
- 1. 精神交往功利化28-29
- 2. 精神交往冷漠化29-30
- 3. 精神交往粗陋化30-32
- 4. 精神交往泛娱乐化32-34
- (二) 精神交往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34-40
- 1. 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加速了精神交往功利化倾向34-35
- 2.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精神交往冷漠化的出现35-36
- 3. 精神交往媒介的负面作用导致了精神交往粗陋化泛娱乐化36-37
- 4. 精神交往主体资质不完善是精神交往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37-38
- 5. 社会转型期是精神交往问题出现的客观背景38-40
- 三、 构建合理精神交往方式的路径探析40-51
- (一)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精神交往的关系,避免功利化倾向40-42
- 1. 大力发展经济,为精神交往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40-41
- 2.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1-42
- 3. 抵制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反对个人主义倾向42
- (二) 处理好城市化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避免冷漠化倾向42-44
- 1. 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42-43
- 2. 促进城市文化交往,提升城市文化的融合力43
- 3. 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夯实城市文化的基础43-44
- 4. 注重和谐思想的注入,创建和谐城市44
- (三) 合理进行网络交往,避免粗陋化和泛娱乐化倾向44-47
- 1. 更新网络交往主体观念,,形成自主、自觉的交往意识45-46
- 2. 培育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交往人文生态环境46
- 3.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46-47
- (四) 完善交往主体资质,从主观方面促使有效精神交往的实现47-48
- 1. 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7
- 2.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47-48
- 3. 利用间接精神交往方式,提高主体自身的精神交往资质48
- (五) 发展世界交往,促进社会转型期精神交往的多元发展48-51
- 1.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世界交往提供物质保证49
- 2. 处理好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为世界交往提供智力支持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8
- 后记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武;试论精神交往的职能[J];长白学刊;1990年01期
2 张彦;郑永廷;;论精神交往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12期
3 李素霞;许婉璞;;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陈凤敏;社会交往的特征及其精神生产力功能[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周文彰;精神交往和认识活动[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年02期
6 缪赤彤;;略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屈彩霞;;《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探析[J];理论月刊;2012年02期
8 张洪武;精神交往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9 路云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1期
10 李海龙;;孟子的心理和谐之道[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968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96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