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与女性形象呈现(1949-1966)
发布时间:2020-03-25 11:40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49-1966),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既承担着宣传国家形象的任务,又成为大众了解国家政策的窗口。博物馆、展览的公共性决定了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扮演思想传播者的角色,国家试图通过博物馆、展览宣传新的意识形态。1949年是女性自新文化运动后迎来完全解放的重要时刻,新政权赋予女性等同于男性的权利,相应地促使女性履行一些超出自身能力的义务。此时期,女性形象被频繁地呈现于电影、小说、戏曲、博物馆展览中,是对现实社会女性群体的映射,在时代的裹挟下,女性形象的意义不断产生变化却又不偏离主线。将女性形象与博物馆、展览相结合,为研究新中国博物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采用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1949至1966年的历史、女性群体、博物馆的发展状况进行剖析,比较博物馆展览呈现各类别的女性形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不同时段中的异同。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三个章节。绪论部分界定了论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并叙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上回顾了女性形象呈现的时代背景,包括1949至1966年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状况,其中梳理了与女性相关的政策,重点关注文化领域的相关事件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呈现女性形象对博物馆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概述了1949至1966年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国家对博物馆行业的要求及推行的政策、博物馆性质、博物馆展览形式等方面,探讨博物馆语境下女性文化的展示方式。第三部分重点整理了1949至1966年博物馆展览呈现的女性形象。首先从时间上简略地概述了1949年前、1966年后中国女性形象的变化过程,又在文化领域内横向对比了1949至1966年其他媒介呈现的女性形象,从而引出1949至1966年博物馆展览呈现的女性形象。按照古代(神话)女性形象、近代以来遭受压迫的女性形象、女英雄及女军烈属形象及“当代”(1949-1966)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并总结了博物馆通过女性形象所传达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65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思玉;彭无忌;张尔迹;;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戏剧之家;2019年11期
2 郭蓓;;关于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05期
3 纪烨;;探讨新媒体在博物馆工作中的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8年08期
4 秦惟跃;;简述智慧博物馆的构想[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5期
5 蔺琳;;以廊坊博物馆为例,试论文博志愿者的功能定位[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3期
6 崔俊多;;浅谈博物馆文物陈列的重要性——以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16期
7 田乐;;浅析博物馆报刊管理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5年07期
8 宋欢;;博物馆志愿服务制度化创新的探索——以大连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建设为例[J];大连城市历史文化研究;2018年00期
9 张鸣;;浅谈博物馆文物陈列的重要性[J];长江丛刊;2018年14期
10 刘扬;宋斯o,
本文编号:2599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59985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