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同仁堂药目》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17:02
【摘要】:《同仁堂药目》为同仁堂制售成药的目录。记载了同仁堂药铺制售成药的名称、功效主治、服用方法及价格情况。根据笔者调研北京地区馆藏《同仁堂药目》所见,成药数量介于363-495种之间;版刻时间段为1764-1923的160余年之间,基于不同版刻的药目文字约在2-4万余字之间。此次研究笔者选用的底本为馆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清乾隆29年甲申(1764)乐以中刻本与馆藏于中国民族图书馆的清宣统2年庚戌(1910)刻本。本论文研究方法涉及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统计分析法。笔者分别调研了北京地区的国家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并就《同仁堂药目》不同版本、体例、成药命名方式、成药剂型、成药主治、成药服用方法等进行多角度、深入全面地研究。论文最后将古今同仁堂所售成药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同仁堂药目》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论文首先对“药目”进行考释。经过笔者研究,“药目”最初指代“一种医籍文献”。在发展过程中,分别出现或指代“药物”,或指代“药方”的含义,最后固化成为指代记载成方制剂的古籍。作为描述一定范围成方制剂的目录,“药目”本身虽不是当时政府的官方药典,但其中所收载的药物功效显著,在一定地域被群众所接受,可以认为是某制药堂号的“药典”。论文研究了北京地区馆藏《同仁堂药目》的版本情况。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及笔者实地调研所见《同仁堂药目》版本有清乾隆29年甲申(1764)乐以中刻本、同治本(2种)、清宣统2年庚戌(1910)刻本(3种)、1917年刻本、1923年刻本。经过对各种版本的详实比较研究,笔者认为藏于国家图书馆的“乾隆甲申本”题有“同仁堂乐家老铺设于京都正阳门外大栅栏口内坐南向北诚实药室”的牌记,应较藏于北京同仁堂集团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乾隆甲申本”为上。此外,笔者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资料室所藏的“清咸丰2年壬子(1852)刻本”的《同仁堂药目》进行鉴别,并比对了民国六年本与民国十二年本在内容方面的差异。以下关于内容的研究,笔者选用的是馆藏于中国民族图书馆的“宣统二年本”,此本内容分为16门,共收录药物为492种。论文对《同仁堂药目》编写体例进行探讨。《同仁堂药目》虽版本众多,但每种版本正文之前都有乐凤鸣所作序言。除乾隆甲申本以外,其余北京馆藏地所藏版本在序言之后皆附有两则“告示”。目录方面,宣统二年本分为16门,较之于年代最早的乾隆甲申本,该本去掉杂治门,增加补遗门与瘟疫门;但杂治门所收录的20种成药并未删除,而是增入到气滞门、暑湿门、妇科门、伤寒门、风痰门、疮科门、瘟疫门、补益门、小儿门、痰嗽门等类别中。正文方面,包括成药条目492条,“求嗣说”一篇及“治小儿出痘良方”一篇。成药记载的形式为先列药物,其次说明所治病证,最后注明药物的服用方法。论文尚对《同仁堂药目》中收载成药的七种命名方式进行分析。论文对药目收载成药治疗的病证也进行了基本分析。通过对药目成药治疗病证分类整理,可知所治病证十分广泛,包含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多科病证。关于求嗣种子的特色成药有30种,解酒毒的成药达28种,说明求嗣种子的多需求以及饮酒的常态化现象。论文对成药剂型进行数量统计。从乾隆甲申本至宣统二年本,所收录的成药数量呈增加趋势,可知药铺得到不断发展。在剂型方面,同仁堂制售成药涵盖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锭剂、酒剂、粉剂等10余种剂型。以本文所据底本的宣统二年本为例,丸剂有269种,散剂有45种,膏剂有50种,丹剂有62种,锭剂有8种,胶剂有7种,酒剂有5种,粉剂有6种,面剂有1种,油剂有3种,霜剂有1种,其他35种。论文整理总结了用药方法。《同仁堂药目》所载药物的使用方法众多。主要有内服药物法,包括用水、酒、汤等送服;外用药物应用方法包括外敷、外洗、灸、搽、外贴等。此外,药目对服药禁忌详加描述。论文最后详细探讨《同仁堂药目》的价值意义所在,其中包括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论文并将《同仁堂药目》与其他堂号药目进行了示范性比较。主要以同仁堂与达仁堂为例,通过药目比对发现,“分号”达仁堂在继承同仁堂成药的同时,又创新了新药。同时将《同仁堂药目》与杭州《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进行比较,发现《同仁堂药目》中不见露剂。
【图文】:

《同仁堂药目》文献研究


图1乾隆甲申本牌记逡逑乾隆甲申本共分为15邋fj,,依次为风痰门、伤寒|'j、暑湿门、燥火门、补益逡逑

《同仁堂药目》文献研究


乾隆甲申本书影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G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医史文献研究所简介[J];西部中医药;2019年04期

2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面向海外及港澳台招生简介[J];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01期

3 白茅;2000年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获科技部3项资助[J];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02期

4 ;岐黄论坛、华佗论坛、国医大师、名医研究、医史文献研究等重点栏目 欢迎关注 欢迎投稿[J];中医学报;2011年03期

5 ;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民间中医药调研工作——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办民间中医药调研及整理利用研讨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6期

6 刘悦;;廖育群研究员报告会纪要[J];中华医史杂志;2006年03期

7 郭振球;博极医文 于斯为盛 峥嵘岁月 世纪之光——医史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医药学刊;2003年10期

8 白茅;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举行所庆学术报告会[J];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04期

9 ;郑金生:医史文献研究应具稚子之心和历史之眼[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01期

10 代瑾;;发展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先行[J];中国医院院长;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经纬;;中国医史文献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展望[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刘晓霞;;浅谈医史文献研究中的医古文教学[A];第二十三次全国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高少才;;论医史文献的内在关系及其学术价值[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编者;;前言[A];第十九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中华医史杂志》稿约[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少才;;论医史文献的内在关系及其学术价值[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德明;王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资源的现状分析及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秋;书山有路勤为径[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2 海霞;一种砭石启脉疗法被发现[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杨朝晖;为什么要进行健康投资?[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严少卫 刘燕玲;专家呼吁——中医药保护名录应尽快建立[N];健康报;2008年

5 马书林;中医药不需要愚人节[N];国际商报;2006年

6 记者 陈斐然;中日韩传统医学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7 王淑军 秦秋;中医古文献研究迈出数字化步伐[N];人民日报;2003年

8 刘娟 秦 秋;5021件医药文物受保护[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中国中医科学院 孟庆云;医随国运[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10 记者 樊丹;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永光;中医诊治痹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资料查询系统建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凯利;《同仁堂药目》文献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613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613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e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