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3:15
【摘要】:本文是探讨数字博物馆的开发及其在教育领域中应用课题题,通过对巴蜀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开发和应用实例开展研究。围绕“开发”和“应用”两大主题,本文的研究分以下四个阶段展开: 研究目的和体系:为巴蜀文化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梳理概念;为数字博物馆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提供可参考理论探索和开发模型。探讨数字博物馆的应用价值、意义和前景,提出数字博物馆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对职业技术领域中值得开发和深入研究。经过应用定位分析,构建应用模型。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尝试进行实体研究。解读国内外关于数字博物馆的理论知识,梳理数字博物馆的相关概念,归纳总结数字博物馆的类型、功能、特征、相关理论和技术,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国内外一些成功典型的数字博物馆,概括其特征和成功经验,为具体开发工作提供方法论基础。 研究内容:而本次课题探讨的“巴蜀文化文化数字博物馆”——这种的开发模式来保护和宣传本土文化。众所周知,对于大部分中华文化圈的区域文化而言,农耕经济是其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也是内在精髓,而数字化新媒体则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兴起的新媒介文化,因此两者之间不同的文化属性,如何将两者形成有机的结合,是本次探讨的重点。 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包括:1.对成渝两地的雕塑、烫画、年画、刺绣、剪纸、饮食文化遗迹风俗礼仪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巴蜀文化对现代设计的适宜性与差异性,寻求巴蜀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切入点。 2.通过对数字化技术和巴蜀文化之间关系的探讨,构建有数字画平面艺术、数字视频与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多媒体艺术等组成的新媒介技术和理论研究框架,进而从巴蜀文化的本质属性,深入探讨新媒介技术开发与保护巴蜀文化的可行性。 3.根据巴蜀文化保护的具体需要,综合分析各种新媒介手段,提出适宜巴蜀文化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基本理论观点和主要概念,以期建立巴蜀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基本构架。 4.重点研究巴蜀文化数字化的方法,从巴蜀文化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到三维数字化处理,对巴蜀文化保护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分析和实验。 5.针对巴蜀文化数字化博物馆展示的要求,研究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smax与cult3d技术结合现实仿真漫游展示和三维物体的立体展示。 6.综合传播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巴蜀文化数字博物馆的的传播学意义的探讨。 研究结论:事实上,巴蜀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之路是在面对新媒介环境的必须之举,因为在信息化社会,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受众)已经对互联网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情绪,对信息的收集和了解也多依靠网络媒介,因此,文化传播也需要走向网络传播。本文正是以此为载体,系统性分析了巴蜀文化的内涵的系统,并对巴蜀文化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操作性进行了探讨,也从传播学理论知识领域,对数字博物馆这种新媒体形式进行了解读和探讨;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初步地从数字博物馆角度探讨了保护、传播、发展巴蜀文化的基本思路。 本次研究以图像、声音、文字等综合性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全面构建巴蜀文化数字化博物馆的若干理论和模式构造,这也意味着数字博物馆的建构,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更为全面和自由的传播,对数字博物馆内的文化形态进行全面的展示。而同样的,借以巴蜀文化数字博物馆的理论构架和实体模型,其他区域文化也可以依次为样本,将模式今儿推广到其他区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为我国文化保护工作作出一定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60;G206
本文编号:2651321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60;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志勇;;数字博物馆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3期
2 李忠福;刘厚泉;袁海波;;数字博物馆建模技术研究[J];大众科技;2009年04期
3 吴伟波,曹文君;对于数字化博物馆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孟中元;对数字化博物馆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0年02期
5 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7年03期
6 蔡群;任荣喜;邱望标;;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林向;;“巴蜀文化”辨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周勇;于雷;李荆荆;郧文聚;;基于WebGIS的数字土地博物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9 荣国栋,孟祥旭;Inspeck 3D-DF三维扫描仪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6期
10 童茵;;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研究及在文博领域中的实践[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2651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65132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