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道教讲经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9:46
【摘要】: 道教讲经文目前仅存在于敦煌文献中,它是以皈依道教、广泛布施、修功建德等为内容的综合性文书,记录了在斋会上举行的道教讲经活动及斋会上的其它活动如受戒、布施、发愿等。王卡先生在敦煌文书中发现四个卷号,加上笔者发现的一个卷号,共有五个卷号,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 P.3021+P.3876号《道教中元金篆斋讲经文(拟)》与P.3899号《道教讲经文(拟)》记录了发生在初盛唐时期的道教讲经活动。前者出现在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记载了一次比较正式的讲经活动,讲经内容则通俗易懂。后者长期被误认为是《道经义疏》,笔者经过多方面考察,初步认定其为《道教讲经文(拟)》,其讲经内容与《本际经》有密切关系,大概出现在天宝元年(742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之间。 BD1219号(列19/北8458)与BD7620号(皇20/北8469)反映了晚唐五代宋初归义军时期的道教讲经状况。其具体年代有待于进一步确定。BD1219号记载了一次由民众自发组织的黄篆斋斋会,具体包括举行斋戒、建立讲经法会和延请天尊法像等活动内容,还保留了一些传授《十戒经》实况的记载。BD7620反映出在归义军时期,道教徒仍然在进行讲经活动,讲经的场所转移到人口密集区。 从道教讲经步骤方面来看,道教讲经并不严格遵循特定仪轨。每次讲经都会因为法事活动的不同而略有变化。从讲经法事方面来看,每次讲经斋会的法事活动各有异同。从内容程式方面看,这四份道教讲经文除了一些取材于生活中日常的事物或现象的故事,其余大体上或参照佛教的故事模板或对民间传说或故事进行改编或通过比喻或假设而进行创造。 初盛唐时期的道教讲经文重视三教问题,《道教中元金篆斋讲经文(拟)》认为佛道两教同源异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道优于佛。《道教讲经文(拟)》在对以前的佛道相争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持质同末异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56.3
本文编号:2674087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56.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贯延;《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论稿[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4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67408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