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西安市博物馆空间分布及微区位因子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1 13:09
【摘要】:随着中国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城市居民的生活逐步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均收入的增长,使得居民的消费结构从非物质消费转向非物质消费的自我满足,表现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光顾于中、高档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博物馆作为一种增智型文化娱乐场所,其大规模的建设和快速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应的,博物馆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博物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理学关注的重点,其中,地理学重点关注博物馆的空间布局研究。本文首先运用最近邻点指数、核密度指数、基尼系数等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博物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以此为宏观背景,以微区位理论为基础,对西安市博物馆微区位因子进行分析。旨在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博物馆决策者在实施该地区博物馆的未来建设上提供参考,使博物馆朝着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的方向发展。文章从三部分对西安市博物馆空间分布和微区位因子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第1~3章)为理论研究阶段。首先明确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划定研究范围,理清研究思路。接着对国内外区位理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以及博物馆学、建筑学和人文地理学中关于博物馆空间布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释微区位理论、公共设施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为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部分(第4~5章)为实证研究阶段。通过网络地图工具和实地调研,收集所需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整个西安市与主城区博物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后续微区位因子分析提供背景框架。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AHP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因子的重要性程度,进而从中选取西安市博物馆微区位因子分析所需指标,对西安市典型博物馆的微区位因子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第6~7章)为对策研究阶段。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西安市博物馆微区位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能为西安市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西安市博物馆的微区位因子主要包括区位可入性、可视性、适停性、可达性、布局地区(域)传统形象声誉、历史文化和谐性、经济可进入性、同类业态聚集程度和相关业态分布等。从微区位理论出发,西安市博物馆微区位布局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可视性和易接近性不高,停车场配置不合理,专业博物馆自身知名度不高的问题。相应的提出平衡内外城分布差异,提高博物馆可视性和易接近性,重视博物馆停车场配置,提升专业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形成博物馆集聚区等优化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69.27
【图文】:

空间分布,博物馆,数量统计,区县


博物馆空间分布现状博物馆数量及类型划分市博物馆数量统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西安市主城区及 9 区 4 县行政范围内的博博物馆、西安市文物局所公布的博物馆名录,以及相关网页新安市主城区及 9 区 4 县行政范围内博物馆的数量和属性信息访谈和实地调研,以确定具体信息情况。据相关数据显示,截市现有各类博物馆共计 123 座(如图 4-1),主城区范围内博物人均享有率为 7 万:1(如表 4-1)。与全国平均 29.3 万人享有西安市博物馆的人均享有率相当高,博物馆数量较多,分布密

示意图,博物馆,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 4-2 西安市博物馆空间分布示意图Fig.4-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Xi'an Museum据分析与处理点状事物地理空间分布状态的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是最邻近确保分析的准确性,通常使用 Voronoi 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来上两种方法只是宏观尺度的地理空间分布展示,分析结果浅显域的分布均衡程度。因此,本文引用基尼系数来衡量西安市博衡度。为了更加细致的显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格局,深入分馆空间分布规律,又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对主城区博物馆空间分以得到主城区范围内博物馆的具体分布情况。近点指数分析近点指数是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

示意图,博物馆,示意图,基尼系数


36图 4-3 西安市博物馆最邻指数示意图Fig.4-3 The Dagram of Nearest Neighbor Index of Xi'an Museum市博物馆空间均衡状态分析点指数和 Voronoi 多边形主要是从宏观上分析西安市博物对于西安市各区县的博物馆空间分布情况不能作准确判断究西安市博物馆空间结构,本文引用基尼系数来衡量西安衡度。在 Excel 中进行基尼系数计算,得到基尼系数为 04。结果表明,西安市博物馆高度集中分布,在西安市各区,分布不均衡。区博物馆空间分布密度分析安市博物馆高度集中分布,如果只从宏观市域的尺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比较空泛,无法直观的反映其内部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秋英;;新经济条件下信阳市的区位因子分析[J];中华建设;2007年12期

2 杜德斌,徐建刚;影响上海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区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1997年05期

3 徐海涛;;区位因子可视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01期

4 王建华;;企业海外研发投资的公共区位因子及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2期

5 龙大海;城市竞争与城市化[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07期

6 卓蓉蓉;郑文升;郑天铭;;城市犯罪风险区位因子与风险地形分析——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8年04期

7 孙庆;;基于区位因子评价的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9期

8 孙翠兰;;论区域金融存在的主、客观基础[J];区域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9 孙翠兰;;论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与主观基础[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楚波;梁进社;;基于OPM模型的北京制造业区位因子的影响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叶玉瑶;;地理区位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吴怡音;雒建利;;苏、锡、常高新区区位因子变化分析[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吴怡音;;内生与扩散的博弈——以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敬;宏观区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fi停;西安市博物馆空间分布及微区位因子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吴怡音;高技术产业区位因子变化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3 王燕军;影响创意产业选址的区位因子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姚欣;基于空间视角的企业集群边界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89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789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6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