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基于GS1系统的移动商务供应链物流信息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0-08-14 11:47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人们普遍接受电脑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电子商务的深化,互联网成为人们通过虚拟世界分享信息、从事贸易活动的重要媒介。那么,以手机作为移动终端代表的移动商务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呢? 移动商务借助移动通信网络、移动设备及移动技术,使商务活动无处不在,真正摆脱了时空“最后一公里”的限制,比如:利用手持设备,快递人员将货物送至消费者手中时,可以即时采集收货信息,传送至物流管理系统,完成交易,而不必等到送货完毕回到配送点再逐一录入,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基于移动性和现代商务活动对顾客体验的要求,在移动商务环境下,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供应链物流管理问题显得愈发突出。 第一,现代商业的竞争已成为供应链融合的竞争,而供应链上各企业商务活动的开展是围绕“产品”进行的,产品在物质世界的流转即形成了“物流”,成功的物流即是将适合质量、数量的商品在适合的时间转移到适合的地点。这些活动只有通过自动数据采集,消除认知失误,信息互通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现今想尝试供应链物流自动化管理的企业总是面临着同一个难题:合作伙伴没有将业务信息化或各行其道,采用各自的编码规则,自动识别标识无法在供应链上重复利用,信息传递受阻。 第二,信息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作为智能终端的手机的普及,使二维码的应用发展迅猛,移动商务随之火热,与其相随的自动识别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这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在更多领域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标识技术等支撑技术的发展,为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 第三,在现代开放环境下,物流管理是的供应链上的大物流,采用通用、标准的物流数据编码表示方法、采集技术是不同物流管理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基础。信息时代,人们期望商务活动透明化,要求供应链各环节信息自动化采集、实时性传递,但现实中,供应链上许多企业的数据采集仍依赖于人工方式,即使采用自动识别技术,企业各自使用自己的编码规则,缺乏互操作性。现代激烈的商业竞争,消费者更加关注服务的完备性,售后服务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供应链物流必须动态管理、全程追踪才能满足需求,但现实操作过程中,由于标识的不统一、不规范,各系统间信息标识不能共用,常造成数据混乱、错误,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是与时俱进的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方案,从编码标准、数据采集及交换三方面来全面规范信息的标识、共享机制。本文在分析移动商务的基础上,将GS1系统引入移动供应链物流管理,分析、简化移动供应链节点,研究提出在制造商、零售商及第三方物流的活动过程中GS1编码标识及数据共享机制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X物流配载市场信息化管理的案例阐释编码、载体标签的应用与实施。论文旨在研究GS1系统应用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实施,推动其在应用实施过程中规范化发展,为移动商务环境下,现代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51;F25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廷杰;;我国移动商务发展趋势分析与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吴晓波;陈琦;盛玲玲;;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潘果;;移动电子商务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09年17期

4 李勇刚;周晓菲;徐明;;基于J2ME和XML技术的移动商务安全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11期

5 曹淑荣;田翠;;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科技广场;2010年07期

6 吴宏;;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GS1系统[J];航天标准化;2009年02期

7 吴晓波;陈小玲;;移动商务与电子商务的比较研究——基于价值创造视角[J];情报杂志;2010年08期

8 张丽云;李修琳;;定位服务:移动商务的新领域[J];商场现代化;2006年16期

9 周朝民,石峰;移动商务的模式架构和发展对策[J];上海管理科学;2003年05期

10 叶郁,吴清烈;移动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林炜;移动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2 程光明;EAN/UCC在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金洲;我国移动商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2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792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