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协同治理视阈下高校图书馆农村扶贫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2:49
   文章阐释了协同治理的理论内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进行协同治理农村扶贫的可能性及必要性,主张在各扶贫主体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建立多主体、多维度、多方法的合作组织模型,制定及完善协同治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协同合作的集体行动保障扶贫工作实施。
【部分图文】:

模型图,模型,资源,策略


协同治理扶贫是集体工作过程,其实质是在扶贫政策引导及具有协同治理共同认知的前提下,各行为主体组成统一有机整体,制定协商一致的工作模型。通过竞争与合作促使主体重新定位各自扶贫职能,对扶贫资源、扶贫方式进行协同调整,各个工作环节通过互动进行能动地调整,形成了协同合作治理网络(见图1)。在工作模型中,统一组织的有机体统筹全局,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共同遵守的工作策略,工作策略主要对资源合理配置与工作方式的交叉协同进行指导与规范,资源与工作方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会反向促进工作策略的提升与完善,工作策略的完善也会促进多元主体组织系统的构建。如,高校图书馆在与政府、企业协同扶贫的过程中,发现需要技术或人力资源支持,而这些资源可以通过添加某社会组织机构志愿服务扶贫工作的方式获得,那么此社会组织加入协同扶贫将充实扶贫组织系统。工作机制中的资源包括数据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等各扶贫主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包括扶贫对象所拥有的地理、民族、文化等可资利用的特色资源。工作方式涵盖经济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等,但这些扶贫方式不是某一扶贫主体的单独行动,而是在与扶贫对象进行充分互动的前提下,其他扶贫主体根据各自资源、工作特点进行全方位交叉、参与、协作开展协同扶贫。如,高校图书馆扶贫以信息扶贫为主,在协同治理扶贫工作中,不仅可以单一扶贫模式工作于扶贫对象,还能通过为政府、企业提供相应数据信息支持制度扶贫与经济扶贫。

组织结构图,组织体系,对象


在组织结构图中,每个扶贫主体都可以单一或联合服务于扶贫对象,且主体之间也可互动合作、协调互补。在组织结构构建上,扶贫对象反贫困的自发性与自组织性也不能忽视,因他们在接受扶贫服务的同时也会与扶贫主体进行互动。扶贫主体需要精确识别扶贫对象的需求,扶贫对象也需了解扶贫主体的资源,只有供需协调才能提高扶贫效益。作为本文特定的阐述对象———高校图书馆,其作为协同治理扶贫组织中的重要一环,应本着充分发挥社会职能、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成立社会服务扶贫工作小组,作为图书馆扶贫主体的代表统一处理扶贫及社会公共事务,如外联、调研、制定规则、协同合作等。4.3 优化协同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设;关于高校图书馆为扶贫工作服务的思考[J];晋图学刊;2001年01期

2 彭爱琴;论高校图书馆在知识扶贫中的作用[J];图书馆学研究;2003年03期

3 曾丽华;努力建好贫困地区村图书室[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05期

4 安玉洁;;“紫山书屋”——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扶贫路径探索[J];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06期

5 朱长菊,张茂豪;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服务民族地区扶贫工作[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年02期

6 林国泰;;发挥专业优势 服务扶贫工作[J];图书馆杂志;1997年06期

7 ;实行对口扶持 建立百村图书室[J];湖北社会科学;1997年09期

8 杨雯;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7年03期

9 夏书;;浅谈我馆科技扶贫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贵图学刊;1999年01期

10 曾丽华;贫困地区扶贫中的农村基层图书文化建设[J];求索;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863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863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