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经费配比区域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6:41
文章通过泰尔指数探究了2008—2015年我国东中西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的区域差异程度。结果表明,2008—2015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逐年递增,且区域异化性显著。其中区域内差异最为突出,东部地区的差异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区,但整体上呈现趋同的状态。在区域间差异上,东西中地区呈现递减阶梯型分布格局,东部差异整体较为显著,而西部地区差异波动最为明显。为此,文章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部分图文】:
通过高校文献资源数据来看,2008—2015年我国典型高校纸质文献购置经费从5.51亿元下降至5.40亿元,而电子资源购置费则由2.90亿元上升至7.28亿元,因此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的比例呈现显著性上升的态势,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电子资源俨然成为了高校师生学习科研不可或缺的资源,此外,由于数据商恶意的垄断性涨价,导致高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上投入的经费稳步上升。为了进一步探究2008—2015年我国总体、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的演变态势,本文通过每个省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的基础数据,利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获取2008—2015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高校总体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的变化趋势,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2008—2015年我国高校电子资源购置费与纸质资源购置费的比值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15年的比值比2008年时高出1.04,这种演变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各地区高校图书馆逐渐开始引进数据库项目,纷纷建设起了虚拟馆藏,促进了资源数字化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全国高校的电子与纸质文献配比首次突破1,达到1.22,说明全国高校图书馆开始掀起对电子资源加大投入的浪潮,打破了纸质资源独占图书馆重头资源的传统。另外,西部地区在2010年电子和纸质文献的配比率先超过1,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为落后,且三大地区高校在经费投入上差异显著,造成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在配比上产生不一致的波动轨迹,其中西部波动幅度最为显著。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各地区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的差异程度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表中泰尔指数分解结果取得的是绝对值,不考虑负数问题,主要是由于指数衡量的是区域差距,正负并不影响差距的大小。从整体上来看,造成各地区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差异,平均贡献率是70.49%,而区域间差异的平均贡献率仅为29.51%。说明内部因素对各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区域差异的影响较大,这符合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各个区域内各省市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常态。另外,2008—2015年高校的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总差异处于波动变化的过程,并呈现稳步缩小的趋势,说明我国各高校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上呈现趋同状态。此外,从区域间差异来看,在均值上,东西中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经费配比的差异呈现阶梯递减分布,东部地区区域差异整体来看大于中、西两地区,其中2008年三大地区的整体差异水平较低。西部地区的差异波动最为明显,在2013年几乎接近于0,这可能与政府的政策投入有关。十八大以来,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从而促进了整个西部地区密切相连,导致西部省份高校图书馆对电子与纸质文献资源的投入比例形成较为一致的发展态势。
由于内部因素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较大,因此,进一步观察东中西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配比区域内差异曲线图如图3所示:东部省份区域内差异曲线在多数年份中处于最高水平,说明东部地区高校对我国整体高校电子与纸质经费配比的差异贡献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从2008—2015年东中西区域内泰尔系数演变趋势来看,东部地区整体表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2008—2009年显示快速上升的态势,在2009年达到峰值0.217,之后在2013年跌落至谷值0.056。中部地区泰尔指数处于平稳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在2012—2013年间存在小幅度回落,在2014年达到峰值0.162,说明在中部省份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经费配比区域内差异越来越显著。西部地区呈现出最大幅度的波动演化趋势,其中2010—2012年表现出飞跃式增长,在2012年达到峰值0.233,接下来在2013年大幅度跌落至谷值0.007,说明西部省份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经费配比区域内差异存在收敛约束的状态。3 研究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67295
【部分图文】:
通过高校文献资源数据来看,2008—2015年我国典型高校纸质文献购置经费从5.51亿元下降至5.40亿元,而电子资源购置费则由2.90亿元上升至7.28亿元,因此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的比例呈现显著性上升的态势,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电子资源俨然成为了高校师生学习科研不可或缺的资源,此外,由于数据商恶意的垄断性涨价,导致高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上投入的经费稳步上升。为了进一步探究2008—2015年我国总体、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的演变态势,本文通过每个省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的基础数据,利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获取2008—2015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高校总体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的变化趋势,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2008—2015年我国高校电子资源购置费与纸质资源购置费的比值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15年的比值比2008年时高出1.04,这种演变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各地区高校图书馆逐渐开始引进数据库项目,纷纷建设起了虚拟馆藏,促进了资源数字化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全国高校的电子与纸质文献配比首次突破1,达到1.22,说明全国高校图书馆开始掀起对电子资源加大投入的浪潮,打破了纸质资源独占图书馆重头资源的传统。另外,西部地区在2010年电子和纸质文献的配比率先超过1,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为落后,且三大地区高校在经费投入上差异显著,造成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在配比上产生不一致的波动轨迹,其中西部波动幅度最为显著。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各地区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的差异程度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表中泰尔指数分解结果取得的是绝对值,不考虑负数问题,主要是由于指数衡量的是区域差距,正负并不影响差距的大小。从整体上来看,造成各地区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差异,平均贡献率是70.49%,而区域间差异的平均贡献率仅为29.51%。说明内部因素对各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区域差异的影响较大,这符合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各个区域内各省市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常态。另外,2008—2015年高校的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配比总差异处于波动变化的过程,并呈现稳步缩小的趋势,说明我国各高校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上呈现趋同状态。此外,从区域间差异来看,在均值上,东西中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经费配比的差异呈现阶梯递减分布,东部地区区域差异整体来看大于中、西两地区,其中2008年三大地区的整体差异水平较低。西部地区的差异波动最为明显,在2013年几乎接近于0,这可能与政府的政策投入有关。十八大以来,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从而促进了整个西部地区密切相连,导致西部省份高校图书馆对电子与纸质文献资源的投入比例形成较为一致的发展态势。
由于内部因素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较大,因此,进一步观察东中西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配比区域内差异曲线图如图3所示:东部省份区域内差异曲线在多数年份中处于最高水平,说明东部地区高校对我国整体高校电子与纸质经费配比的差异贡献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从2008—2015年东中西区域内泰尔系数演变趋势来看,东部地区整体表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2008—2009年显示快速上升的态势,在2009年达到峰值0.217,之后在2013年跌落至谷值0.056。中部地区泰尔指数处于平稳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在2012—2013年间存在小幅度回落,在2014年达到峰值0.162,说明在中部省份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经费配比区域内差异越来越显著。西部地区呈现出最大幅度的波动演化趋势,其中2010—2012年表现出飞跃式增长,在2012年达到峰值0.233,接下来在2013年大幅度跌落至谷值0.007,说明西部省份高校电子与纸质资源经费配比区域内差异存在收敛约束的状态。3 研究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艳芳;汪珣;;基于微信小程序校园二手纸质资源回收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制作;2020年09期
2 谢运洁;袁红;;浅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趋势[J];科技视界;2013年07期
3 徐翠艳;;试论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的协调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867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86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