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文公家礼集注》版本源流及刊刻时代考

发布时间:2020-11-08 23:08
   中国国家图书馆庋藏十卷全本《文公家礼集注》完整保存有未经后人删改的杨复附注和刘垓孙增注,是研究朱熹《家礼》的重要版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各自还藏有残本一种,它们均是从毛晋汲古阁散出,且与十卷全本出自同一套雕版。有清以降,各家公私书目对全本和残本的刊印时间持有宋代和元代两种不同意见。细检该刻本文本内容,发现书中用"本朝"指称宋朝,并在"祖宗""仁宗""高宗""孝宗""光宗"几位宋代皇帝的庙号前皆用空抬以示尊崇,可见该本不是元刻,而是宋椠。
【部分图文】:

图版,大全,臣下,内容


另外一处是“丧礼”的“成服”章末,刘垓孙增注:“ 孝宗居 高宗丧,常朝时裹布幞头著布袍而臣下却著紫衫,当时周洪道要著凉衫,王季海不肯,止于紫衫上加皂带。及 光宗居 孝宗丧,臣下都著凉衫,方始正得个臣为君服。”(参见图3)刘垓孙的这段注文引自《朱子语类》,高宗、孝宗和光宗,分别指南宋高宗赵构(1127-1162年在位)、孝宗赵昚(1162-1189年在位)和光宗赵惇(1189-1194年在位)。《集注》中“高宗”“光宗”和两次出现的“孝宗”前面都无一例外的空一字。根据这两处文本中多次出现的宋代帝王庙号前严格用空抬以视尊崇,特别还有文中直接用“本朝”指代宋朝等信息,我们可以判定这个版本刊刻于宋代,而不是元代。让我们再来看看可以确定刊刻时间为明代的两个不同《家礼》版本中与上述两处相对应内容的情况。一个是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包含有杨复附注、刘垓孙增注和刘璋补注的《纂图集注文公家礼》十卷(以下简称“补注本”),一个是明代胡广等人所编《性理大全》中收录的《家礼》三卷(以下简称“大全本”)。补注本中所有的空格都略去,同时“仁宗”“高宗”“孝宗”“光宗”前面一律加有“宋”字,“本朝”也改成了“宋朝”。大全本中只有我们所举《集注》中第一处的内容,该本也没有空格,“仁宗”改为了“宋仁宗”,“本朝”改为了“宋朝”。可以想见,如果《集注》是在元代刊刻,那么书中这些涉及宋代皇帝的内容必然也会和补注本、大全本一样,做出相应的修改。很难想象元代人在刻印《集注》时,会用“本朝”指称“宋朝”,直接用“仁宗”“高宗”“孝宗”“光宗”指称前代君主,甚至采用空抬以示尊崇。增注作者刘垓孙的生平,典籍中没有丝毫记载,通过其增注内容可以断定“后学复轩刘垓孙”的增注撰写于南宋而非元代。更进一步,记录有他增注内容的《集注》刊刻时代应该也是宋代,而不是元代。查慎行、傅增湘先生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中华再造善本总目提要(金元编)》等诸家目录书的观点值得商榷。

图版,朱熹,附注,宋太祖


一处是《集注》卷一“通礼”的“祠堂”章下的附注和增注(也是全书的第一条附注和增注)中,“仁宗”“本朝”“祖宗”“文公先生”四个词前面都专门留有一个空格(参见图1和图2)。这种“空抬”制度是为了显示尊崇,在古代典籍中数见不鲜。文中的“仁宗”,指北宋仁宗赵祯,1022—1063年在位。“本朝”,即朱熹所处的宋朝。“祖宗”,即指宋太祖赵匡胤。“文公先生”指朱熹。图2《集注》图版

图版,臣下,丧礼,幞头


图1《集注》图版另外一处是“丧礼”的“成服”章末,刘垓孙增注:“ 孝宗居 高宗丧,常朝时裹布幞头著布袍而臣下却著紫衫,当时周洪道要著凉衫,王季海不肯,止于紫衫上加皂带。及 光宗居 孝宗丧,臣下都著凉衫,方始正得个臣为君服。”(参见图3)刘垓孙的这段注文引自《朱子语类》,高宗、孝宗和光宗,分别指南宋高宗赵构(1127-1162年在位)、孝宗赵昚(1162-1189年在位)和光宗赵惇(1189-1194年在位)。《集注》中“高宗”“光宗”和两次出现的“孝宗”前面都无一例外的空一字。根据这两处文本中多次出现的宋代帝王庙号前严格用空抬以视尊崇,特别还有文中直接用“本朝”指代宋朝等信息,我们可以判定这个版本刊刻于宋代,而不是元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之;怎样考定一本书的版本源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1年04期

2 李最欣;《吴越备史》的成书、流传及版本源流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5期

3 张智华;真德秀《续文章正宗》版本源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朱丽;;郝经《陵川文集》版本源流考——古代地方档案文献系列探究之一[J];档案;2016年12期

5 何丽娜;;《梧溪集》版本源流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施发笔;;《汉语修辞学》的版本源流、特色与价值[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7 邓小军;;《中说》版本源流考[J];文献;2017年01期

8 方彦寿;;杨时著作版本源流考述[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王冬梅;吴觉妮;;海南地方古籍《南溟奇甸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J];河北科技图苑;2013年05期

10 王海霞;;刘过《龙洲集》版本源流考[J];天中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蕾;朝鲜正德四年本五臣注《文选》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王爱亭;崑山徐氏所刻《通志堂经解》版本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慧敏;《常建诗集》版本源流考述[D];河南大学;2005年

2 郑丽佳;剡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刘冰欣;宋代唐集序跋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马娜;《增广校正和剂局方》辑补校注与版本源流考[D];山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

5 魏博芳;陳奐《詩毛氏傳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6 焦体检;《张司业集》版本源流考[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75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875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f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