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网络文化的勃兴与嬗变

发布时间:2020-11-12 03:5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文化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已基本完备。当前,国内学术界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探讨网络的意义。用学科的方法去研究复杂的网络系统及其文化现象,易导致以既有的范式、概念去认识网络及其价值。作者试图将这一课题泛化,在文化的大视界下探讨网络文化现象。本文从网络文化的兴起与界说、现状与生存、演进与流变、未来与前瞻四个方面,探讨网络文化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以及发展动因。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界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存在着明显的分野,突破了传统的“文学是人学”的价值判断,它不仅是人学,而且还是虚拟的存在。目前,关于网络文化的认同,可以简要归纳为:相对论一归宿论,载体论一属性论,存在论一虚无论。从典型化的意义讲,丈化尤其是文学也是一种虚拟现实,或者虚拟的非现实,是呈现社会道德与文明之外的禁忌形式。作者从网络和文化本身出发,以技术和文化的双重视域为网络文化初步下一个定义:网络文化就是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化为内核,在网络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多元文化信息、多样艺术形式的创造、获取、传播、交流与融合,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存在于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的,包括网络自身及其衍生现象的各种文化形式的总和。网络文化具有超文本的表现方法、多媒体的文学样式、虚拟的文化生态。它是目前最先进的综合艺术形态。 网络文化的现状与生存。网络文学存在三种情况:一是把传统媒 郑州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论文内容提要 体的文学作品电子化、放上网络;二是以传统的创作手法而为网络创 作的作品,三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阳B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 作品.网络文化不是全民的文化,而是网民的文化,经历了孕育、诞生 和扩张,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并在逐步走向理性与成熟,它 具有开放平等性、动态交互性、互动自由性、构成多样性、现实虚拟 性等本质属性。网络文学以其独有的载体的虚拟性和主体的私隐性, 使其审美理想具有超幻性。基于历史和社会的文化幽灵,在网络的时代 里应该如何存在呢?网络文化初生之时,自然是众声喧哗、看上去一 片杂乱,但是,新秩序必然会自己从中产生,并会对网络文学产生规 范,然后被更新的秩序所替代。 网络文化的演进与流变。它衍生了许多泛文化现象:黑客、闪客 吓朋h)、网恋、网婚、虚拟性爱等。计算机枝术语言已经导致“文 化趋同”现象。网络人格身份的虚拟性,使人类个体隐私的保存与呈 现,导致人类个体最后一块领地的打开或者关闭。传统文化与网络文 化正在悄悄地溶合和渗透着。网络艺术改变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艺 术”。我们可以从“梦’的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解析。网络文学的自由 精神、非功利性、自娱性,昭示着文学游戏精神的回归,但是也将会 带来创作原动力的缺失。反观网络中的某些作品,自恋心理的膨胀比 较明显,都是自娱自乐的急就章,字里行间只看到两个字:自我。精 英意识的缺席,网络社会的快节奏,决定了网络文化“快餐”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和“大众文化”、“平民 文化”。网络的发展还带来了话语权力的重新分配。这种对权威、集权、 郑州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论文内容提要 专制的反叛,最终指向自由。网络无国界、无中心,网络给民族国家 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上充分的政治表达的自由已经接近于绝对的自 由,从而危害民主制度下个人的权利。信息枝术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 效率,也能可能出现新的话语霸权,威胁着弱势国家的民族文化。防 范文化霸权是民族国家在信息时代一项特殊的历史使命。 网络文化的禾来与前瞻。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体 验它所带来的好处时,也难免为其所伤。互联网无中。C、无边界、无 主次、无高贵低践之分成为一种自由共享的集合体;同时也给社会带 来一些社会问题,如黑客、病毒、网恋、网骗等,造成虚拟世界的道 德失范。网络文明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制度规范,在提高社会成员信息 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道德素质。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网络是后 现代的技术,而网络文学则是后现代的文学。未来社会文化的出现了 新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逐渐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界限日 益模糊。网络时代给文化带来一个全新的界面,使文化范式发生剧烈 的改变。网络文化带来的对应性与扩展性,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 置换成为可能,带来实在义与虚拟义的置换与对应,使网络人格重合 与分离,并且提供了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和一个全能的视角。 当前,网络文化的发展存在着新的动固:网络创作向功利化方向 跃进,创作主体的私人空间被打破,文学品格显露多层次化,网络文 明呈现新思维,出现了能够思考的智能机器人并创作出了网络艺术作 品。当虚拟世界成为现实时,未来的网络文化将会和人类社会融为一 体,已经很难区分虚拟和现实。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G206.2;G12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存在与虚无:网络文化的兴起与界说
二. 寂寞与喧嚣:网络文化的现状与生存
    (一) 网络文化的发展现状
    (二) 网络文化的本质属性
        1. 开放平等性
        2. 动态交互性
        3. 互动自由性
        4. 构成多样性
        5. 现实虚拟性
    (三) 网络文化的审美理想
    (四) 网络文化的生存倾向
三. 孤独与喧嚣:网络文化的演进与流变
    (一)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二) 网络文化之梦的解析
        1. 游戏精神的回归
        2. 自恋心理的膨胀
        3. 精英意识的缺席
    (三) 话语权力的重新分配
四. 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未来与前瞻
    (一) 从后现代主义看网络文化
    (二) 未来社会文化的新走向
    (三)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置换性
    (四) 网络文化的新动因
        1. 创作主体的私人空间被打破
        2. 网络创作向功利化方向跃进
        3. 文学品格的多层次化
        4. 网络文明呈现新思维
参考书目
备注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飞;网络武术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张林;我国虚拟社会危机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飞翔;武侠类网络游戏对武术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0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880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d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