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敦煌藏文残卷《阿夏纪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13:07
  本文以敦煌藏文残卷《阿夏纪年(Vol.69,fol.84)》为选题,研究这本深藏于千年敦煌的写本到底述说着什么样的历史。首先通过汉藏文献记载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考辨阿夏和吐谷浑的关系问题,分别阐述了两个不同种族的族源,即阿夏为塞·阿夏,源于青藏高原最早的四部族之一塞氏。吐谷浑则源于辽东鲜卑慕容部族,而鲜卑源于五胡,五胡即为中原西北地区古代部族的统称,因此鲜卑很早就与青藏高原有关联。在此基础上论述阿夏与吐谷浑两个部族的疆域范围,认为到了吐蕃时期两者的疆域范围基本相同。据文献记载两部族都在藏东多麦地区及其北部的祁连山脉,以及天山以南的古于阗。其中吐谷浑以统治者的角色在阿夏的疆域出现,而阿夏部族则是被统治者,并且阿夏部族是汉文史书所记载的吐谷浑国后期的主要民众,两部族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因此两者混淆的症结也于此。由此得出的结论为阿夏部族不能等同于吐谷浑部族,但后期的吐谷浑国可以理解为藏文古籍所记载的阿夏小邦。解决颇有争议的上述问题之后,则进入正题,即研究《阿夏纪年》藏文残卷。首先,通过辨识残卷写本的原版图片,参考托马斯抄录的拉丁转写体,抄录原文,进而解读和阐释原文中的疑难名词。...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藏文史籍中的阿夏(va-zha)与吐谷浑[J]. 周伟洲.  中国藏学. 2016(01)
[2]藏文化语境下的阿夏与吐谷浑之族源考释[J]. 夏吾李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3]伏俟城与布哈河——吐谷浑晚期都城的释名研究[J]. 刘铁程.  青藏高原论坛. 2013(03)
[4]敦煌吐蕃文书中的“色通(Se tong)”考[J]. 陆离.  敦煌研究. 2012(02)
[5]茶卡吐谷浑国王陵浅谈[J]. 许新国.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9(04)
[6]20余年西藏考古的发现与研究——访西藏博物馆考古专家更堆副研究员[J]. 夏格旺堆.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5(04)
[7]吐谷浑迁徙的原因及影响述略[J]. 李吉和.  青海民族研究. 2003(03)
[8]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J]. 林冠群.  中国藏学. 2003(02)
[9]先秦时期塞种人之族源及其东渐问题[J]. 曾宪法.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1(02)
[10]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 黄盛璋.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5(05)

博士论文
[1]吐谷浑研究[D]. 李文学.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4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924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