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22:57
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矛盾显著加大,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社会需求越来越高。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方便攫取大量的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不再是社会资源的唯一溯源地,人们对于公共图书馆的需求也不再停留于借书还书,网络电子数据库足以让用户足不出户的使用所需资源。公共图书馆不得不做出各种调整来满足公众需求,比如学习、休闲、娱乐、交流等。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概念不只是一种物理范畴,更是一种文化及社会关系的具体化。“第三空间”视角的出现,对于解决当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尴尬处境提供了思路,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主要构成,可更好地利用知识资源丰富的优势与良好的文化氛围。本文主要由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第三空间”的理论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为基础,从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和公众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理论与实践上的可行性等三方面来分析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的必要性,从而将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第三空间”理论相联系分析出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与特点,本文再次通过对杭州市图书馆和深圳罗湖区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的典型案例来分析两个案例的成功经验及启示。通过分析“第三空间”的必要性和两个公共图...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1.1.1 现代都市居民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期待
1.1.2 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目标
1.1.3 国家对文化大发展及大繁荣的总体战略部署的新要求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第三空间”
2.1 公共图书馆及其发展史
2.1.1 公共图书馆概念
2.1.2 公共图书馆发展史
2.2 城市“第三空间”理论
2.2.1 城市“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
2.2.2 城市“第三空间”的特点
2.3 “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
2.3.1 公共图书馆属于城市“第三空间”
2.3.2 公共图书馆未真正成为城市“第三空间”
2.3.3 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的兴起与发展
第3章 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的必要性
3.1 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
3.1.1 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要求
3.1.2 公共图书馆自身功能的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3.1.3 政策引导及财政投入导向作用的需要
3.2 公众需要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3.2.1 用户渴望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需要
3.2.2 社会公众交流平台缺失的需要
3.3 理论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3.3.1 在理论上早已达成共识
3.3.2 在实践上早已得到验证
第4章 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与特点
4.1 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
4.1.1 学习咨询功能
4.1.2 中介枢纽功能
4.1.3 社会教育功能
4.1.4 沟通交流功能
4.1.5 表现展示功能
4.1.6 休闲娱乐功能
4.2 作为城市“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的特点
4.2.1 服务经济性,环境舒适化
4.2.2 服务个性化,具有亲切性
4.2.3 服务社会化、访问便捷性
4.2.4 服务趣味化,交流互动性
4.2.5 服务公平性,具有中立性
4.2.6 资源整合性,理念独特性
第5章 公共图书馆构建“第三空间”的案例
5.1 杭州市图书馆
5.1.1 杭州市图书馆基本情况
5.1.2 以人为本构建图书馆内外服务环境
5.1.3 数字化与传统馆藏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5.1.4 “平等、免费、无障碍”多元化的服务
5.2 深圳罗湖区图书馆
5.2.1 罗湖区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5.2.2 坚持“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第三空间”理念
5.2.3 尊重读者阅读习惯,引进电子类新媒介
5.2.4 与众不同的社区图书馆——“悠·图书馆”
5.3 两个案例成功经验及启示
第6章 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的策略及应避免误区
6.1 城市“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构建策略
6.1.1 完善创新读者活动
6.1.2 重视图书馆内外环境建设
6.1.3 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
6.1.4 制定图书馆品牌发展战略
6.1.5 引进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型的人才和技术
6.1.6 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融入城市文化建设
6.1.7 建立人性化的制度、科学管理
6.2 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应避免的误区
6.2.1 过分追求新空间而抛弃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功能
6.2.2 因用户数量倍增而将低层次用户拒之门外
6.2.3 因服务范围扩大而导致馆内环境杂乱无章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进展研究[J]. 李红培,鄢小燕. 图书馆学研究. 2013(16)
[2]荒岛图书馆:城市社区的“乐岛”——基于我国荒岛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J]. 邹薇. 新世纪图书馆. 2013(08)
[3]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构建与服务——基于单向街图书馆的分析[J]. 李小菊. 图书馆研究. 2013(04)
[4]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社会功能与构建策略[J]. 李素美,郭太敏. 情报资料工作. 2013(04)
[5]公共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空间”的探讨[J]. 韦晓玲.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3(07)
[6]试论如何从环境设计的角度突显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功能[J]. 吴文慧. 贵图学刊. 2013(02)
[7]基于“第三空间”数字技术的公共图书馆“宅”建设[J]. 贺月华. 中国科技信息. 2013(12)
[8]基于“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范式转换[J]. 周芸熠. 情报资料工作. 2013(03)
[9]人文关怀中心:社会变革期图书馆的新使命[J]. 金燕. 新世纪图书馆. 2013(05)
[10]图书馆“第三空间”穿透力探究[J]. 刘海萍,张研. 长沙大学学报. 2013(03)
硕士论文
[1]清末民初的公共图书馆研究[D]. 疏志芳.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28708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1.1.1 现代都市居民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期待
1.1.2 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目标
1.1.3 国家对文化大发展及大繁荣的总体战略部署的新要求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第三空间”
2.1 公共图书馆及其发展史
2.1.1 公共图书馆概念
2.1.2 公共图书馆发展史
2.2 城市“第三空间”理论
2.2.1 城市“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
2.2.2 城市“第三空间”的特点
2.3 “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
2.3.1 公共图书馆属于城市“第三空间”
2.3.2 公共图书馆未真正成为城市“第三空间”
2.3.3 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的兴起与发展
第3章 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的必要性
3.1 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
3.1.1 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要求
3.1.2 公共图书馆自身功能的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3.1.3 政策引导及财政投入导向作用的需要
3.2 公众需要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3.2.1 用户渴望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需要
3.2.2 社会公众交流平台缺失的需要
3.3 理论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3.3.1 在理论上早已达成共识
3.3.2 在实践上早已得到验证
第4章 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与特点
4.1 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
4.1.1 学习咨询功能
4.1.2 中介枢纽功能
4.1.3 社会教育功能
4.1.4 沟通交流功能
4.1.5 表现展示功能
4.1.6 休闲娱乐功能
4.2 作为城市“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的特点
4.2.1 服务经济性,环境舒适化
4.2.2 服务个性化,具有亲切性
4.2.3 服务社会化、访问便捷性
4.2.4 服务趣味化,交流互动性
4.2.5 服务公平性,具有中立性
4.2.6 资源整合性,理念独特性
第5章 公共图书馆构建“第三空间”的案例
5.1 杭州市图书馆
5.1.1 杭州市图书馆基本情况
5.1.2 以人为本构建图书馆内外服务环境
5.1.3 数字化与传统馆藏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5.1.4 “平等、免费、无障碍”多元化的服务
5.2 深圳罗湖区图书馆
5.2.1 罗湖区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5.2.2 坚持“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第三空间”理念
5.2.3 尊重读者阅读习惯,引进电子类新媒介
5.2.4 与众不同的社区图书馆——“悠·图书馆”
5.3 两个案例成功经验及启示
第6章 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的策略及应避免误区
6.1 城市“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构建策略
6.1.1 完善创新读者活动
6.1.2 重视图书馆内外环境建设
6.1.3 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
6.1.4 制定图书馆品牌发展战略
6.1.5 引进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型的人才和技术
6.1.6 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融入城市文化建设
6.1.7 建立人性化的制度、科学管理
6.2 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第三空间”应避免的误区
6.2.1 过分追求新空间而抛弃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功能
6.2.2 因用户数量倍增而将低层次用户拒之门外
6.2.3 因服务范围扩大而导致馆内环境杂乱无章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进展研究[J]. 李红培,鄢小燕. 图书馆学研究. 2013(16)
[2]荒岛图书馆:城市社区的“乐岛”——基于我国荒岛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J]. 邹薇. 新世纪图书馆. 2013(08)
[3]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构建与服务——基于单向街图书馆的分析[J]. 李小菊. 图书馆研究. 2013(04)
[4]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社会功能与构建策略[J]. 李素美,郭太敏. 情报资料工作. 2013(04)
[5]公共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空间”的探讨[J]. 韦晓玲.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3(07)
[6]试论如何从环境设计的角度突显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功能[J]. 吴文慧. 贵图学刊. 2013(02)
[7]基于“第三空间”数字技术的公共图书馆“宅”建设[J]. 贺月华. 中国科技信息. 2013(12)
[8]基于“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范式转换[J]. 周芸熠. 情报资料工作. 2013(03)
[9]人文关怀中心:社会变革期图书馆的新使命[J]. 金燕. 新世纪图书馆. 2013(05)
[10]图书馆“第三空间”穿透力探究[J]. 刘海萍,张研. 长沙大学学报. 2013(03)
硕士论文
[1]清末民初的公共图书馆研究[D]. 疏志芳.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28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292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