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1 03:24
  数字时代,一方面信息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与此同时信息分散加剧,老化速度加快,对其揭示与报道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用户信息需求范围突破了实体馆藏资源,需求类型也不仅限于纸质载体文献资源,多媒体资源之需求日益增多,而传统之文献资源的揭示方式已不能满足读者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深度需求。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和信息服务手段亟需改变,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信息揭示方式亟需建立,而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对各种异构、异系统信息资源之有效揭示,对大规模大范围之电子资源高效导航、深层资源之发现,并可对用户隐性知识需求之主动挖掘,基本上适应了数字时代的需求。当然,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并不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简单序化,其充分借鉴了传统目录学理论原理、方法等,是目录学理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的大大拓展,研究层次的专深,目录学之发展并没有如少数人之走向没落的预言,反而表现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总结数字时代出现的针对信息资源的新需求和服务,如何去挖掘信息资源之深层次联系,如何把信息资源相关问题纳入到目录学体系中,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合理定位,进而建立相关理...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术背景
        1.1.2 技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
    2.2 西方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
    2.3 中西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
    3.1 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的基础理论
        3.1.1 目录学基础概念问题
        3.1.2 目录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3.1.3 目录学理论体系建设模式
    3.2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3.2.1 科学研究纲领理论
        3.2.2 协同理论
        3.2.3 耗散结构理论
第四章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形式
    4.1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的静态特征
    4.2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动态特征
第五章 数字时代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5.1 目录学理论内核分析
    5.2 目录学基础理论分析
    5.3 目录学应用理论分析
    5.4 目录学学术环境分析
    5.5 目录学理论体系各部分的逻辑关联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学术贡献
    6.2 展望
附录A 历届全国目录学专题学术研讨会概览
附录B 目录学著作简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列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目录学的致用性看当代目录学的发展[J]. 王锰,郑建明.  图书馆杂志. 2013(12)
[2]民国时期国家图书馆目录学论著编年[J]. 全根先,陈荔京.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03)
[3]信息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研究[J]. 过仕明,梁欣.  情报科学. 2013(06)
[4]电子资源云服务——图书馆工作社会化的新形式[J]. 王亚林.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06)
[5]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主题词表自动构建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 曾文.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2(04)
[6]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J]. 尤江东,丛敬军.  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2012(08)
[7]数字时代目录学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的思考[J]. 曾伟忠,董畅.  图书与情报. 2012(02)
[8]论知识论与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结合——基于对谢拉“社会知识论”的考察[J]. 陈珲.  图书情报工作. 2012(01)
[9]传承历史 探索发展——《中国目录学:理论、传统与发展》评荐[J]. 郑建明,王迎春.  图书情报知识. 2011(02)
[10]谈谈“理论体系”[J]. 雷云.  当代社科视野. 2010(06)

博士论文
[1]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 李慧竹.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论[D]. 段庆刚.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范式与科学研究纲领的比较研究[D]. 贾长伟.河北大学 2010
[3]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历史地位及影响[D]. 戴秋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21世纪我国数字目录学发展研究[D]. 王洋.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论20世纪中国目录学成就[D]. 倪梁鸣.安徽大学 2007
[6]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D]. 王雪娟.山西大学 2006
[7]现代档案学理论体系结构的研究[D]. 崔杰.天津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0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180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