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层面的多层次引文分析及其离散性测度
本文关键词:机构层面的多层次引文分析及其离散性测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引文分析现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成为测评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定量方法。现有引文分析的应用多注重被引层面的研究,通过一些计量指标诸如论文总数、总被引次数、h指数等计量指标分析实体研究状况。而本文的引文分析研究将施引层面纳入考虑,构成了引文分析可能的延拓方向,尝试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复合式引文分析方法。全文将聚焦于机构的多层次引文分析,并观察该方法测度值的离散分布形态。首先,本文选择2010年发表SSCI论文最多的100所学术机构作为实证样本,于被引层面应用计量学方法探讨总被引次数、h指数等各项指标及指标关联,研究表明哈佛大学多项指标居于第一,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十分显著;机构被引层面的总被引次数C与论文总量P和h指数存在幂律关系,施引文献数S与总被引次数C存在强相关性,即施引文献数越多,该论文被引用次数越多。其次,为建立施引与被引层面基础参量的经验关联,在理论导出施引源项数量N与总被引次数C的幂律关系模型后,针对2010年发表SSCI论文TOP100的机构样本,探索了期刊、机构、国家/地区、学科方向等四个施引层次上的被引源项数值特点,并重点检验了N与C之间的幂律关系。结果显示:在中观层次(期刊和机构),N与C之间体现了近似的幂律关系,幂指数大于1说明C随N加速增长;期刊的施引源项与机构的施引源项之间也发现了近似幂律关系;而在宏观层次(国家/地区和学科),施引源项数的区分度较小,N与C之间幂律关系并未得到充分证实。最后,本文尝试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和离散系数这两种测度方法测度100所样本机构论文基于四个施引层次(国家/地区、学科方向、期刊、机构)的离散情况,结果发现机构宏观层面的施引层次离散度高于机构中观层面的离散度,机构施引层次为国家/地区的离散度明显高于机构施引层次为学科方向的离散度,即机构施引层次的数值量级或施引源项数越大,其离散度越大;HHI指数和离散系数这两种方法测定的离散度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当数值越大,离散度则越大;但由于其适用范围或计算公式的差异,两者呈现的趋势图有所不同,HHI指数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而离散系数总体呈下降之势。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施引层次的延拓及离散测度方法的应用,可为引文分析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便于深入探讨多层面指标,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关联性,为未来的多维引文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层次影响 信息计量 引文分析 HHI指数 离散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53.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4-16
- 1.2 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16-18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8-20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0-32
- 2.1 信息计量学20-22
- 2.1.1 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20-21
- 2.1.2 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1-22
- 2.2 引文分析22-25
- 2.2.1 引文分析的相关概念22
- 2.2.2 引文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2-24
- 2.2.3 引文分析框架的研究概述24-25
- 2.3 h指数25-28
- 2.3.1 h指数的概念及其发展25-27
- 2.3.2 h指数于引文分析研究的应用27-28
- 2.4 幂律函数28-31
- 2.4.1 幂律函数的相关概念和公式28-29
- 2.4.2 幂律函数于引文分析的应用29-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数据及其处理32-44
- 3.1 数据来源32-33
- 3.2 数据整理33-36
- 3.3 指标统计与分析36-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理论探索:多层次引文分析及其参量关系研究44-54
- 4.1 机构层面的多层次引文分析44-48
- 4.1.1 被引层次与施引层次44-46
- 4.1.2 宏观层面分析:国家/地区和学科方向46-47
- 4.1.3 中观层面分析:期刊和机构47-48
- 4.2 施引源项数与总被引数的幂律检验48-52
- 4.2.1 施引层次为期刊和机构的源项数的幂律关系49-52
- 4.2.2 施引层次为国家/地区和学科方向的施引源项数关系52
- 4.3 本章小结52-54
- 第五章 方法探索:多层次引文分析的离散性测度54-63
- 5.1 基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的离散度54-57
- 5.1.1 机构的中观层面HHI指数分析54-55
- 5.1.2 机构的宏观层面HHI指数分析55-57
- 5.2 基于离散系数的离散度57-59
- 5.2.1 机构的中观层面离散系数分析57-58
- 5.2.2 机构的宏观层面离散系数分析58-59
- 5.3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与离散系数的比较59-61
- 5.4 本章小结61-6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3-66
- 6.1 研究结论63-64
- 6.2 研究局限64
- 6.3 未来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1
- 附录71-94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71-72
- B 数据图表72-94
- 致谢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医学引文分析研究进展》简介[J];临床眼科杂志;2000年01期
2 李萍;引文分析的作用及局限[J];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李玉进;引文分析存在问题的再认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栗莉;;90年代我国引文分析的研究与发展[J];图书情报论坛;2001年02期
5 符早雯,侯金川,李韶红;试析伪引文[J];图书馆;2002年06期
6 吉俊虎;赵旭峰;;试论引文分析的作用[J];当代图书馆;2002年03期
7 唐宏伟;从学报引文分析谈情报教育——《青海大学学报》1995~2001年引文分析调查[J];现代情报;2003年10期
8 许志强;科学引文分析[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9 宋丽萍;关于网络引文分析研究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4年06期
10 谢亮;《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2004年载文的网络引文分析[J];情报探索;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盛博;丁X;;基于引用内容的引文评价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雷瑜良;黄颖;;《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引文统计与分析[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3 缪建兰;;《中国科学》引文分析研究——以A辑与B辑为例[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4 王维焱;钱苏鸣;叶方寅;;《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的引文分析[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5 袁永旭;吕仁猛;;《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载文与引文分析[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6 冷怀明;张蔚;谢怿;;《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9~1991年引文分析[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7 周文松;陈秀英;;化工类学报论文的引文分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五集)[C];1994年
8 赵贤瑶;;对引文定义及其相关术语的新阐释[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9 徐昌娟;潘和平;李文先;叶冬青;;《疾病控制杂志》2006-2007年载文、作者及引文分析[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8卷[C];2008年
10 李晓红;陈冀青;冯保初;;由引文分析看国内外数学期刊的差异[A];学报编辑论丛(第九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刘宇;引文首先是一种修辞工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宋晓梦;“引文桂冠奖”科学家缘何能成诺奖得主[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永霞;引文分析学的知识计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运景;可视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李粤;引文网络的可调优先粘贴模型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7年
4 尹丽春;科学学引文网络的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金松;基于引文上下文分析的文献检索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基于路径的引文分析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任潇雨;基于引文的英文文档文摘自动生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美平;科学引文网络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雪燕;基于引文分析的期刊保障率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田盛慧;机构层面的多层次引文分析及其离散性测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马晓佳;网络引文分析与传统引文分析的比较[D];南京大学;2011年
7 庞龙;科学引文分析的科学评价功能和意义[D];山西大学;2006年
8 邓李君;基于引文分析的开放获取期刊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钟镇;错引现象折射出的科学家群体引文失范行为[D];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昊;基于引文网络分析的作者和期刊知识角色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机构层面的多层次引文分析及其离散性测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1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