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武夷山生物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5 09:35
为分析武夷山生物领域的研究状况,梳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揭示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以CNKI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源,借助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1949—2019年收录的武夷山生物研究领域1364条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武夷山生物领域的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受政策的影响较为明显,且研究工作趋于精细化;同一聚类研究者之间合作密切,但各作者聚类之间的合作较少;研究热点主要为茶树、物种多样性、新种、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等,研究的前沿为海拔梯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等。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2020,47(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我国武夷山生物研究整体概况
2.1 文献年度分布
2.2 文献期刊分布
2.3 文献作者分布
2.4 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分析
3 武夷山生物研究热点分析
3.1 研究热点分析
3.1.1 研究热点
3.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3.2 研究前沿
3.2.1 海拔梯度
3.2.2 常绿阔叶林
3.2.3 生物量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政策议程研究的“知识图谱”:趋势、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汪家焰,钱再见. 学习论坛. 2019(11)
[2]武夷岩茶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J]. 杨辉和.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5)
[3]晋西北饮马池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J]. 邓清月,张晓龙,牛俊杰,秦浩.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5)
[4]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对氮沉降的响应[J]. 康海军,李春光.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5]生态智慧视野下武夷山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对比研究[J]. 廖凌云,侯姝彧,杨锐. 中国园林. 2018(07)
[6]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J]. 程浩,张厚喜,黄智军,徐自坤,杨强,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8(02)
[7]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态势分析[J]. 李雅,刘梅,曾全超,顾丹丹,刘少敏,安韶山. 土壤通报. 2017(03)
[8]福建、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J]. 方福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02)
[9]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J]. 郑媛,郭英荣,王满堂,李曼,范瑞瑞,孙俊,杨福春,钟全林,程栋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3)
[10]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种子雨、种子库及实生苗数量的海拔梯度变化[J]. 郭连金,曹昊玮,徐卫红,田玉清,肖志鹏. 植物研究. 2017(03)
博士论文
[1]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D]. 金裕华.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 王邵军.南京林业大学 2009
[3]武夷山主要类型常绿阔叶林结构与功能特征的研究[D]. 任引.南京林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武夷山黄山松小枝主要性状及其与海拔、季节关系研究[D]. 卢宏典.福建师范大学 2016
[2]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D]. 熊勇珍.福建师范大学 2010
[3]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的分解效应[D]. 韩勇.南京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5112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2020,47(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我国武夷山生物研究整体概况
2.1 文献年度分布
2.2 文献期刊分布
2.3 文献作者分布
2.4 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分析
3 武夷山生物研究热点分析
3.1 研究热点分析
3.1.1 研究热点
3.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3.2 研究前沿
3.2.1 海拔梯度
3.2.2 常绿阔叶林
3.2.3 生物量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政策议程研究的“知识图谱”:趋势、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汪家焰,钱再见. 学习论坛. 2019(11)
[2]武夷岩茶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J]. 杨辉和.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5)
[3]晋西北饮马池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J]. 邓清月,张晓龙,牛俊杰,秦浩.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5)
[4]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对氮沉降的响应[J]. 康海军,李春光.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5]生态智慧视野下武夷山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对比研究[J]. 廖凌云,侯姝彧,杨锐. 中国园林. 2018(07)
[6]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J]. 程浩,张厚喜,黄智军,徐自坤,杨强,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8(02)
[7]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态势分析[J]. 李雅,刘梅,曾全超,顾丹丹,刘少敏,安韶山. 土壤通报. 2017(03)
[8]福建、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J]. 方福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02)
[9]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J]. 郑媛,郭英荣,王满堂,李曼,范瑞瑞,孙俊,杨福春,钟全林,程栋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3)
[10]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种子雨、种子库及实生苗数量的海拔梯度变化[J]. 郭连金,曹昊玮,徐卫红,田玉清,肖志鹏. 植物研究. 2017(03)
博士论文
[1]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D]. 金裕华.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 王邵军.南京林业大学 2009
[3]武夷山主要类型常绿阔叶林结构与功能特征的研究[D]. 任引.南京林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武夷山黄山松小枝主要性状及其与海拔、季节关系研究[D]. 卢宏典.福建师范大学 2016
[2]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D]. 熊勇珍.福建师范大学 2010
[3]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的分解效应[D]. 韩勇.南京林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5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20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