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崇光与《皇清经解》的补刊
发布时间:2021-08-07 18:23
<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庋藏于广州学海堂的《皇清经解》板片大半毁于战火。咸丰十年(1860),以学海堂师生为主体的补刊人员对板片进行修补校勘,使这部清代经学巨著得以继续刊印流传。已有的研究注意到了以陈澧(1818-1882)为主的学海堂学者群体在补刊《皇清经解》中发挥的作用。[1]此外,作为当时广东最高军政长官的两广总督劳崇光(1802-1867)不但是补刊的发起人,也为促成其事作了很大的努力。一、"巨书顿成缺典"清代广东自阮元
【文章来源】:岭南文史. 2020,(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巨书顿成缺典”
二、“修书聊复集群贤”
三、补刊的经费来源——从劳崇光的捐资数目说起
四、“巍然一代阮仪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邹伯奇与学海堂述论[J]. 陈志国,倪根金.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5)
[2]清代长寿寺园林雅集与广府文化及琴道——《曾宾谷先生长寿寺后池修禊图》初探[J]. 姜伯勤. 广州文博. 2007(00)
[3]“七”体的形成发展及其文体特征[J]. 郭建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本文编号:3328300
【文章来源】:岭南文史. 2020,(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巨书顿成缺典”
二、“修书聊复集群贤”
三、补刊的经费来源——从劳崇光的捐资数目说起
四、“巍然一代阮仪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邹伯奇与学海堂述论[J]. 陈志国,倪根金.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5)
[2]清代长寿寺园林雅集与广府文化及琴道——《曾宾谷先生长寿寺后池修禊图》初探[J]. 姜伯勤. 广州文博. 2007(00)
[3]“七”体的形成发展及其文体特征[J]. 郭建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本文编号:3328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32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