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图书馆协同服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23:04
  高校图书馆在学习、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图书馆环境的变化,学习和科研模式的变革,传统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改变传统的围绕馆藏资源开展的图书信息服务,调整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空间布局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图书馆由p-print走向e-print的服务模式。在用户驱动和技术驱动的背景下,图书馆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 IC)创新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集信息资源、知识专家、咨询专家、情报分析专家、学习和科研设备、实验室等资源于一体,在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信息素养培养,以及交流、互动和协作服务平台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信息共享空间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构建日渐成熟,同时IC出现了新的形式和变化。本研究利用CiteSpaceⅡ可视化分析工具,分析了IC的发展、演化和趋势。指出图书馆IC服务正在向跨组织、跨地域的方向发展,而知识协同正是其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性分析,主要从协同主体、协同客体、协同媒介以及协同效果四个...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IC研究现状
        1.2.2 国外IC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IC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范畴的确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概述
    2.1 图书馆IC理论
        2.1.1 图书馆IC理论模型
        2.1.2 图书馆IC理论模型分析
    2.2 知识协同理论
        2.2.1 协同学
        2.2.2 知识协同
        2.2.3 知识协同技术
    2.3 图书馆IC协同服务理论
        2.3.1 图书馆IC协同服务内涵
        2.3.2 图书馆IC协同服务目标
第三章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知识协同过程
    3.1 SECI理论模型
    3.2 基于SECI的图书馆IC知识协同空间分析
        3.2.1 创始空间
        3.2.2 对话空间
        3.2.3 系统空间
        3.2.4 练习空间
    3.3 基于SECI的IC知识流分析
        3.3.1 社会化
        3.3.2 外化
        3.3.3 组合化
        3.3.4 内化
    3.4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知识协同过程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
    4.1 研究模型与假设
        4.1.1 研究模型
        4.1.2 假设的提出
    4.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3 问卷的设计
        4.3.1 媒介因素维度的变量和测量项目设计
        4.3.2 主体因素维度的变量和测量项目设计
        4.3.3 客体维度的变数和测量项目设计
        4.3.4 协同效果维度的变数和测量项目设计
    4.4 数据描述性统计
        4.4.1 用户身份
        4.4.2 用户专业
        4.4.3 使用方式和频次
    4.5 数据分析
        4.5.1 信度分析
        4.5.2 效度分析
        4.5.3 相关分析
        4.5.4 回归分析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知识协同服务模式构建
    5.1 图书馆IC协同模式构建的逻辑起点
    5.2 图书馆IC协同模式概念的框架
        5.2.1 图书馆IC资源协同
        5.2.2 图书馆IC协同流程
        5.2.3 图书馆IC战略
    5.3 图书馆IC协同服务模式的结构框架
        5.3.1 支持层
        5.3.2 实体层
        5.3.3 虚拟层
    5.4 案例研究
        5.4.1 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
        5.4.2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339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339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