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训练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0 13:10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0-2019年有关加压训练主题的58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近10年加压训练研究文献的高产机构与合作情况、经典文献、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加压训练研究的年发文量呈先平稳后急速增长趋势,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运动员训练、康复治疗、运动健身三个领域,研究趋势仍集中在加压训练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及探索加压训练安全性和效果方面。
【文章来源】:四川体育科学. 2020,39(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加压训练生物学机制图[11]
借助关键词可以判断一个研究领域发展的动向和研究热点。采用VOSviewer软件对关键词进行频次提取,分析类型参数设置为:共现(Co-occurrence),分析单位选择:所有关键词(All keywords),关键词的最小出现次数设定为≥10,然后绘制密度视图(Density view)(见图5),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归类(见表2),初步展现近10年来加压训练研究热点的分布情况。2.5.1 运动员训练
第2阶段探索加压训练安全性和效果阶段(2017年至今)。如出现的主题词(见图6):risk(危险)、arterial occlusion imphcation(动脉闭塞受损)、efficacy(效果)、muscle thickness(肌肉厚度)等。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近几年有部分学者探索加压训练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和效果。目前对加压训练安全性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栓、心血管反应和肌肉损伤[36]。有些学者注意到加压训练后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麻木、昏厥/头晕和瘀伤等副作用[37]。而且受试人群涉及老年人和康复人群,所以心血管反应也是安全性研究的重点[36]。也有些学者提出相反的结论即加压训练效果不及高强度阻力训练[38],或长期加压训练效果有待探索[39]。所以加压训练的安全性与长期训练效果也将是今后研究的趋势。3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压状态下慢速下坡步行的生理负荷与增肌效果研究[J]. 盛菁菁,魏文哲,孙科,赵之光.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3)
[2]血流限制训练的方法学因素及潜在安全性问题[J]. 魏佳,李博,冯连世,黎涌明.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3)
[3]Science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Chaomei Chen.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7(02)
[4]加压运动对去负荷肌萎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 于亮,王瑞元,陈晓萍. 生理科学进展. 2016(03)
[5]阻血下肌肉力量训练的应用现状[J]. 胡珊,王健,徐守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05)
[6]加压力量训练:释义及应用[J]. 徐飞,王健. 体育科学. 2013(12)
[7]基于SCI的基因操作技术国际前沿分析[J]. 栾春娟,赵呈刚.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1)
本文编号:3372838
【文章来源】:四川体育科学. 2020,39(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加压训练生物学机制图[11]
借助关键词可以判断一个研究领域发展的动向和研究热点。采用VOSviewer软件对关键词进行频次提取,分析类型参数设置为:共现(Co-occurrence),分析单位选择:所有关键词(All keywords),关键词的最小出现次数设定为≥10,然后绘制密度视图(Density view)(见图5),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归类(见表2),初步展现近10年来加压训练研究热点的分布情况。2.5.1 运动员训练
第2阶段探索加压训练安全性和效果阶段(2017年至今)。如出现的主题词(见图6):risk(危险)、arterial occlusion imphcation(动脉闭塞受损)、efficacy(效果)、muscle thickness(肌肉厚度)等。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近几年有部分学者探索加压训练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和效果。目前对加压训练安全性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栓、心血管反应和肌肉损伤[36]。有些学者注意到加压训练后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麻木、昏厥/头晕和瘀伤等副作用[37]。而且受试人群涉及老年人和康复人群,所以心血管反应也是安全性研究的重点[36]。也有些学者提出相反的结论即加压训练效果不及高强度阻力训练[38],或长期加压训练效果有待探索[39]。所以加压训练的安全性与长期训练效果也将是今后研究的趋势。3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压状态下慢速下坡步行的生理负荷与增肌效果研究[J]. 盛菁菁,魏文哲,孙科,赵之光.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3)
[2]血流限制训练的方法学因素及潜在安全性问题[J]. 魏佳,李博,冯连世,黎涌明.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3)
[3]Science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Chaomei Chen.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7(02)
[4]加压运动对去负荷肌萎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 于亮,王瑞元,陈晓萍. 生理科学进展. 2016(03)
[5]阻血下肌肉力量训练的应用现状[J]. 胡珊,王健,徐守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05)
[6]加压力量训练:释义及应用[J]. 徐飞,王健. 体育科学. 2013(12)
[7]基于SCI的基因操作技术国际前沿分析[J]. 栾春娟,赵呈刚.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1)
本文编号:3372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37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