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志》载散佚佛教文献辑考
发布时间:2021-11-02 07:51
<正>自佛教传入中土以来,便与中国既有文化开启了富于特色的交融历程。这种交融既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在形式上的表现之一,乃是佛教文献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献载体的融合,例如具有中国韵文特质的偈语、碑刻、佛教序跋等。这些文献既记录了佛教思想、佛教发展流传史,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文献价值。但这种文献类型往往不为文学研究者重视,在编辑断代性文学总集时,也往往未收碑志、铭刻、摩崖等相关内容。对这些佚文进行研究,既可以补充文学总集,扩充作者序列和诗文篇目,又可以为佛教研究提供新的史料。笔者平
【文章来源】:法音.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今佚宋元禅师偈语四则辑考
(一)妙喜禅师偈
(二)能仁元禅师偈
(三)能仁元禅师偈
(四)济生度禅师偈
二、今佚宋佛教铭文三则辑考
(一)嘉福院大镬铭文
(二)石梁洞前七塔题记
(三)灵岩寺七塔题记
三、刘黻题名记辑考
四、天台选山堂主人诗辑考
(一)出山底事便忘归,只为逋仙尽索诗。
(二)扁舟载得□□□,更有长□□□□。
五、金石考证在佛教文献研究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佛教铭文《优婆夷阿刘造石浮图铭》辑考[J]. 姜复宁,周琦玥. 法音. 2019(06)
本文编号:3471634
【文章来源】:法音.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今佚宋元禅师偈语四则辑考
(一)妙喜禅师偈
(二)能仁元禅师偈
(三)能仁元禅师偈
(四)济生度禅师偈
二、今佚宋佛教铭文三则辑考
(一)嘉福院大镬铭文
(二)石梁洞前七塔题记
(三)灵岩寺七塔题记
三、刘黻题名记辑考
四、天台选山堂主人诗辑考
(一)出山底事便忘归,只为逋仙尽索诗。
(二)扁舟载得□□□,更有长□□□□。
五、金石考证在佛教文献研究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佛教铭文《优婆夷阿刘造石浮图铭》辑考[J]. 姜复宁,周琦玥. 法音. 2019(06)
本文编号:3471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47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