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16:19
吴可读是晚清甘肃名士,是一位官僚士大夫。士大夫是古代中国社会的脊梁,科举制度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有机会进入社会统治阶层。他们一方面在国君的领导下处理国政,管理社会事务,士大夫有一个比这些更重要的义务,那就是弘扬社会道义。这是古代文化人的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无数士大夫的理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理想。然而到了中国近代,由于世界大势的变化,中国的发展远远地落在了世界的后面。中国的国门被侵略者打开,西方的观念开始冲击中国人,士大夫们面对内忧外患首先做出反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西方观念,试图用新的理念改造自己的国家,这些士大夫转型成了新型的知识分子。而另外一部分士大夫由于种种原因,坚持着传统观念,呆在由传统观念构成的坚固堡垒中没有走出来,他们成了社会改革的拖累。我们称其为“顽固派”。本文就从一个那个时代最具传统观念的士大夫,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吴可读入手,从他的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展开。探索他的的精神世界,他的理想与追求。并尽可能地对他所做的一些事去做一些客观的评价。从而呈现出他在“顽固”的背后隐藏的悲与喜,爱与恨,取与舍,传统与不羁,执拗与豁达,坚韧与脆...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吴可读在甘肃之事功
第一节 主讲两院
第二节 创设甘肃牛痘局
第三节 为建甘肃贡院筹款
第四节 帮办团练
第五节 与左宗棠等人的交往
第二章 御史吴可读
第一节 上疏请去除各国使节觐见跪拜礼
第二节 弹劾成禄
第三节 吴可读尸谏
第三章 吴可读精神世界浅探
第一节 另类人格的形成
第二节 极端选择的背后
第三节 吴可读的人生轨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的构建——以恭城文庙为中心的考察[J]. 熊昌锟,黄永生. 广西地方志. 2011(02)
[2]“士大夫精神”的回归——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张慧敏. 理论导报. 2009(10)
[3]论光绪朝的继统之争[J]. 郭卫东. 清史研究. 2009(01)
[4]科举与五代士大夫精神的缺失[J]. 盛险峰. 史学集刊. 2008(03)
[5]历史忠谏之臣墨本遗存——明代杨继盛与清代吴可读[J]. 王丽燕.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03)
[6]“士大夫”阶层的二重角色——从“士”字的构形初义与字义演变说起[J]. 冯媛媛.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S1)
[7]北宋士大夫的人格特征[J]. 吕变庭. 北方论丛. 2005(02)
[8]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J]. 黄宛峰. 中州学刊. 2003(06)
[9]“以儒立国”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风貌[J]. 郭学信.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6)
[10]选举取士制与古代甘肃[J]. 张利荣. 档案. 2001(05)
博士论文
[1]清代甘肃士绅研究[D]. 杨银权.西北师范大学 2009
[2]近代社会转型与甘肃士绅[D]. 陈尚敏.西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的转变[D]. 李兵.安徽师范大学 2011
[2]论明末儒学的民间转向[D]. 吕诗尧.首都师范大学 2011
[3]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 王宝端.曲阜师范大学 2011
[4]儒家政治思想的实践困境[D]. 王溪.中国政法大学 2011
[5]士大夫倭仁的伦理思想研究[D]. 周海亮.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近代知识分子与文化重建[D]. 王倩.东华大学 2010
[7]《曾国藩家书》主体思想研究[D]. 徐德勇.青岛大学 2009
[8]宋代官员自杀研究[D]. 邱志诚.四川师范大学 2009
[9]浅析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士大夫爱国思想[D]. 马玉娇.吉林大学 2009
[10]继承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D]. 郑素燕.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3213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吴可读在甘肃之事功
第一节 主讲两院
第二节 创设甘肃牛痘局
第三节 为建甘肃贡院筹款
第四节 帮办团练
第五节 与左宗棠等人的交往
第二章 御史吴可读
第一节 上疏请去除各国使节觐见跪拜礼
第二节 弹劾成禄
第三节 吴可读尸谏
第三章 吴可读精神世界浅探
第一节 另类人格的形成
第二节 极端选择的背后
第三节 吴可读的人生轨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的构建——以恭城文庙为中心的考察[J]. 熊昌锟,黄永生. 广西地方志. 2011(02)
[2]“士大夫精神”的回归——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张慧敏. 理论导报. 2009(10)
[3]论光绪朝的继统之争[J]. 郭卫东. 清史研究. 2009(01)
[4]科举与五代士大夫精神的缺失[J]. 盛险峰. 史学集刊. 2008(03)
[5]历史忠谏之臣墨本遗存——明代杨继盛与清代吴可读[J]. 王丽燕.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03)
[6]“士大夫”阶层的二重角色——从“士”字的构形初义与字义演变说起[J]. 冯媛媛.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S1)
[7]北宋士大夫的人格特征[J]. 吕变庭. 北方论丛. 2005(02)
[8]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J]. 黄宛峰. 中州学刊. 2003(06)
[9]“以儒立国”与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风貌[J]. 郭学信.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6)
[10]选举取士制与古代甘肃[J]. 张利荣. 档案. 2001(05)
博士论文
[1]清代甘肃士绅研究[D]. 杨银权.西北师范大学 2009
[2]近代社会转型与甘肃士绅[D]. 陈尚敏.西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的转变[D]. 李兵.安徽师范大学 2011
[2]论明末儒学的民间转向[D]. 吕诗尧.首都师范大学 2011
[3]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 王宝端.曲阜师范大学 2011
[4]儒家政治思想的实践困境[D]. 王溪.中国政法大学 2011
[5]士大夫倭仁的伦理思想研究[D]. 周海亮.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近代知识分子与文化重建[D]. 王倩.东华大学 2010
[7]《曾国藩家书》主体思想研究[D]. 徐德勇.青岛大学 2009
[8]宋代官员自杀研究[D]. 邱志诚.四川师范大学 2009
[9]浅析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士大夫爱国思想[D]. 马玉娇.吉林大学 2009
[10]继承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D]. 郑素燕.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3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50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