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23 21:22
本文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 国民经济系统 动员协调性 指标体系 GM(1 N)模型
【摘要】: 目前,国内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趋势是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向信息化战争,面向应急与应战的结合,从定性分析逐步走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诚然,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在组织队伍建设、潜力调查、预案编制、动员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存在着国民经济平战结合和军民兼容程度不高、信息化水平较低、系统冗余度不尽合理、抗毁伤能力弱等问题。从国民经济动员管理决策的角度来看,对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程度和能力没有一个科学和定量化、评价与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也因为缺乏恰当的指导方法,而影响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本论文在研究和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理念,从国民经济体系出发,定义了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第一次尝试性地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以及灰色系统理论的处理方法等相关领域知识来重新审视、研究了国民经济动员,从满足经济动员需求即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快速动员能力、持续保障能力、综合防护能力等的角度来考察了国民经济系统,对国民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动员方面(即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 (1)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定义、性质,分析了其子系统构成及相互作用,引出了动员协调度的概念。 (2)从满足国民经济动员需要的角度,提出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子系统构成,即由资源增量子系统、资源存量子系统、资源流量子系统、资源防护子系统构成。建立了国民经济系统的动员协调性的概念、范畴、测度方法和理论。 (3)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协调性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的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子系统层构成,子系统层由准则层加以反映,准则层由具体评价指标层加以反映。 (4)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协调发展的比较评价模型。构造了系统协调度的计算公式,构造了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5)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N)模型,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协调发展模型。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 国民经济系统 动员协调性 指标体系 GM(1 N)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22.3
【目录】:
- 1 绪论11-28
- 1.1 引言12-15
- 1.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历史发展15-17
- 1.3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7-22
- 1.4 基于协调性研究国民经济动员的意义22-24
- 1.5 基于协调性研究国民经济动员的方法24-26
- 1.6 本论文的内容与研究思路26-27
- 1.7 本章小结27-28
- 2 国民经济系统的动员协调性28-42
- 2.1 国民经济动员的概念、内涵与外延28-32
- 2.2 国民经济系统的动员协调性32-39
- 2.2.1 国民经济系统的概念32-35
- 2.2.2 国民经济系统的动员协调性的概念35-39
- 2.3 国民经济系统与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39-41
- 2.4 本章小结41-42
- 3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国民经济动员协调性分析42-64
- 3.1 复杂系统理论及其发展42-43
- 3.2 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综述43-48
- 3.2.1 关于复杂性44-45
- 3.2.2 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原则45-46
- 3.2.3 复杂系统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46-47
- 3.2.4 关于灰色系统理论方法47-48
- 3.3 复杂系统研究方法48-50
- 3.3.1 系统方法论的发展过程48-49
- 3.3.2 M-S 方法的应用方法和原则49-50
- 3.4 复杂系统理论对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指导作用50-53
- 3.5 国民经济系统动员协调性问题的系统分析53-62
- 3.5.1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定义54
- 3.5.2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性质54-56
- 3.5.3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协调性分析56-57
- 3.5.4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动员协调性的范围、性质和目标57-58
- 3.5.5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子系统构成58-60
- 3.5.6 NEMDS 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60-61
- 3.5.7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动员协调度概念的导入61-62
- 3.5.8 测度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动员协调度的初步思路62
- 3.6 本章小结62-64
- 4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64-80
- 4.1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研究概况64-70
- 4.1.1 1999 年的“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研究课题64-66
- 4.1.2 2003 年的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66-67
- 4.1.3 曾立博士研究涉及的指标67-68
- 4.1.4 公方玲“金融动员潜力研究”研究涉及的指标68-69
- 4.1.5 对上述成果的简单评述69-70
- 4.2 复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结构及其建立方法70-73
- 4.2.1 指标体系的概念和结构70
-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70-73
- 4.3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描述73-74
- 4.4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的协调性指标体系74-79
- 4.5 本章小结79-80
- 5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动员协调性评价80-97
- 5.1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动员协调性比较评价问题分析80-82
- 5.1.1 问题的提出80-81
- 5.1.2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内容和目的81
- 5.1.3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的特点81-82
- 5.2 复杂系统评价理论和方法简述82-88
- 5.2.1 复杂系统评价问题描述及评价模型82-84
- 5.2.2 指标值的量化及其标准化84-85
- 5.2.3 指标权重的综合集成85-87
- 5.2.4 指标综合的方法87-88
- 5.3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动员协调度的评价模型88-89
- 5.4 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计算89-91
- 5.4.1 权重的确定方法89-91
- 5.4.2 消除量纲影响91
- 5.4.3 计算系统综合发展水平91
- 5.5 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91-93
- 5.5.1 系统的协调度91-92
- 5.5.2 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92-93
- 5.6 GM(1,N)协调发展模型93-95
- 5.6.1 灰色模型93-94
- 5.6.2 GM(1,N)协调发展模型94-95
- 5.7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动员协调性的管理与控制模型95-96
- 5.8 本章小结96-97
- 6 结论与展望97-100
- 6.1 研究结论97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97-98
- 6.3 研究的局限性98-99
- 6.4 未来研究方向99-100
- 附录100-104
- 主要参考文献104-116
- 致谢116-117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1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钢焱;王剑;王红卫;刘本旭;李晶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情景生成与调度[J];系统仿真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涛;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娟;湖北省农村生物质能源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5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08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