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市场研究进展及展望
本文关键词:马铃薯市场研究进展及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马铃薯市场 供求影响因素 市场预测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摘要】: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概述了现有研究中影响马铃薯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因素以及目前马铃薯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与局限,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当前马铃薯市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分析、问题对策和走势预测方面;供求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供给方面,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较少,且鲜有关于市场供求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市场预测预警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多定性分析,模型建立较为单一。未来马铃薯市场研究,应不断创新研究视角,从马铃薯市场的微观视角、具体问题切入研究;拓展研究内容,加强对马铃薯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预测预警研究;改进研究方法,构建同时包含供给和需求的系统模型对马铃薯市场供求展开动态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市场 供求影响因素 市场预测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基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0)
【分类号】:F323.7
【正文快照】: 马铃薯作为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中国地区分布广泛、周年生产、经济效益好,对于保证中国食物安全、贫困地区脱贫增收和地区经济振兴崛起意义重大[1]。近年来,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预测的能力,导致马铃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日渐突出,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铃薯深加工前景广阔[J];农村新技术;2008年04期
2 王殿修;;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07期
3 赖光新;彭义;翁熔庸;丁文奇;;马铃薯加工的新途径——马铃薯全粉糕点制作研究[J];耕作与栽培;1987年03期
4 赵国磐;佟屏亚;;马铃薯的起源与传播(三)[J];种子世界;1988年11期
5 冯祖卿;;芒市冬早马铃薯经济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02期
6 刘洋;高明杰;罗其友;张晴;何威明;;世界马铃薯消费基本态势及特点[J];世界农业;2014年05期
7 刷日林莫;美姑县脱毒马铃薯良繁推广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04期
8 王建青,肖万军;发展马铃薯生产大有可为[J];新农业;2000年01期
9 ;美国马铃薯及美国马铃薯协会[J];中外食品;2002年12期
10 刘宏;马铃薯休闲食品——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雅玲;李继承;刘明月;;湖南省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探析[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2 邱北玲;毛国伟;;关于加快发展呼伦贝尔马铃薯生产优势的新型模式的探讨[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樊民夫;李久昌;王淑仔;;论山西省马铃薯资源的开发利用[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4 朱锡义;杨文光;;开发21世纪健康食品—马铃薯[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5 张勇飞;王兴原;谢庆华;龙维彪;;制约滇西北马铃薯生产主要因素的调查[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远学;田恒林;沈艳芬;高剑华;肖春芳;陈家吉;;恩施州新型通风储藏库储藏的种薯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C];2013年
7 郭志乾;吴林科;;微集流集雨灌溉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8 刘宏胜;;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增产栽培措施[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9 程群;田恒林;沈艳芬;朱云芬;张远学;高剑华;;不同叶面肥用量对马铃薯影响效果研究[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10 杨国苍;董学敏;廖召发;杨买全;刘成林;;施用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明;西藏马铃薯前景看好[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崇宁;把马铃薯做成一个大产业[N];凉山日报(汉);2005年
3 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供稿;重新认识马铃薯[N];云南日报;2001年
4 通讯员 谌海军 刘健 记者 郭云飞;冷市镇马铃薯漂洋过海[N];湖南日报;2006年
5 陈颐;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大[N];经济日报;2008年
6 傅云威;马铃薯种植受到全球重视[N];农民日报;2008年
7 石元清;峨边成为我市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县[N];乐山日报;2008年
8 傅世忠邋李若鹏;呼和浩特局为马铃薯运输开辟绿色通道[N];人民铁道;2008年
9 本报记者 石元清;马铃薯鼓了峨边农民“钱袋子”[N];乐山日报;2008年
10 徐波 邹宁;我国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潜力巨大[N];国际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明;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2 孙小花;复种与施氮对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文婷;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及水氮对其的调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4 石建斌;马铃薯赤霉素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GA2ox1、GA20ox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青海大学;2016年
5 王春玲;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张自强;马铃薯杂交种优质高产抗黑痣病株系选育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7 聂利珍;应用拟南芥CDPK1基因提高马铃薯抗旱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8 刘星;甘肃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及防控技术初探[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9 焦峰;马铃薯氮素吸收分配特性及高效利用生理机制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2年
10 李勤志;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杏春;豫马铃薯二号选育和推广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海超;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的动力学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朝友;利川市马铃薯生产的技术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4 葛茜;汉中丘陵山区马铃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建国;施肥对旱作马铃薯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6 刘腾飞;SbSnRK1对马铃薯液泡转化酶活性调控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黎学记;广东省冬种马铃薯引种试验及病害快速监测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8 牛红霞;不同培肥方式对宁夏中部干旱区马铃薯和土壤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9 杨庆飞;马铃薯/玉米套作品种配置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赵里红;套作马铃薯密度和施氮量的生理效应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85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08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