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套期保值策略研究——以大豆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01 06:02
本文关键词:大宗商品套期保值策略研究——以大豆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大豆危机 套期保值策略 最小方差套保比例 期货空头
【摘要】:2003年美国以天气情况为由调整大豆库存,CBOT(芝加哥国际大豆期货)大豆期货价格暴涨,中国压榨企业在恐慌心理的驱动下大量采购大豆期货,2004年CBOT大豆期货价格暴跌,大豆危机爆发,国内大豆加工行业全行业亏损,企业无奈违约,放弃签订的高价合同和提前交付的定金,发生"洗船事件"。四大粮商(AB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借此低价收购,参股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趁机获得中国相关行业的定价权。本文主要从微观视角,以单个豆油压榨企业为例,讨论个体如何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方式规避现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企业受益不确定的风险,给出一种套期保值的方案,并通过历史数据计算出最佳(最小方差)套保比例。本文还将讨论以最佳套保比例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与不进行套期保值和进行1∶1套期保值效果的对比,通过考虑预期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和风险偏好对效用函数值的影响,给出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较为优越的套期保值策略。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大豆危机 套期保值策略 最小方差套保比例 期货空头
【分类号】:F313.7;F713.35
【正文快照】: 一、2004年大豆危机事件始末回顾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借由天气状况变化的影响,调整大豆月度供需报告,大豆库存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同时,CBOT(芝加哥国际大豆期货)大豆期货价格随之暴涨,从2003年8月540美分(约为中国境内价格的每吨2300元)的最低点短时间内涨到2004年4月的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笑泉;;考虑基差非对称效应的动态期货套期保值策略——基于大连大豆期货市场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35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1125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12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