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及资产组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3:21
本文关键词: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及资产组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生态服务 市场化 森林生态资产 森林资源资产组合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森林生态服务的巨大经济价值受到广泛关注。森林生态服务的公共补偿已经不能完全支付森林生态服务的价值。与此同时,国际碳汇交易的实践,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提供了借鉴意义。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是对森林生态服务补偿的扩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贫困的重要方法。文章对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在市场化条件下森林资源资产组合,为开展更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模式提供了参考与指导,也为营林管理者如何获得最大收益的提供了决策建议。文章运用了价值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和资产组合理论,采用了文献法、访谈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模型法,对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及资源资产组合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得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需要补偿;继而对森林生态服务补偿进行了研究,认为森林生态服务补偿需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因此,文章详细的阐述了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市场及市场类型、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运用支付意愿定价模型解得2013年湖南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为16.8元/亩,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99.39元/亩相比,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条件下对森林资源资产组合进行研究,构建了森林资源资产组合模型,并对最优采伐模型进行了数量模拟,从模拟结果中可知,最优采伐量受到木材价格、森林生态服务价格、税率、营林技术、成本费用和贴现率的影响;文章最后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并且,为森林经营主体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森林生态服务 市场化 森林生态资产 森林资源资产组合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8.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研究内容11
- 1.3 研究方法11-13
- 1.4 研究思路13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9
- 1.5.1 国外研究现状13-16
- 1.5.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5.3 研究述评18-19
- 1.6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19-20
- 2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及资产组合研究理论基础20-26
- 2.1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论20-21
- 2.2 森林生态服务公共物品理论21-22
- 2.3 森林生态服务产权理论22
- 2.4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22-23
- 2.5 森林资源资产组合理论23-26
- 3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26-41
- 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26-28
- 3.1.1 水文服务功能26
- 3.1.2 固碳释氧服务功能26-27
- 3.1.3 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27
- 3.1.4 净化环境服务功能27-28
- 3.1.5 调节小气候服务功能28
- 3.1.6 森林游憩服务功能28
- 3.2 森林生态服务补偿28-31
- 3.2.1 森林生态服务补偿内涵28-29
- 3.2.2 森林生态服务补偿客体29
- 3.2.3 森林生态服务补偿主体29-30
- 3.2.4 森林生态服务补偿资金来源30-31
- 3.3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动力机制31-34
- 3.3.1 社会层面32
- 3.3.2 国际层面32-33
- 3.3.3 国家层面33
- 3.3.4 市场层面33-34
- 3.3.5 森林经营主体层面34
- 3.4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模式34-36
- 3.4.1 自发组织的市场交易34-35
- 3.4.2 政府干预的市场交易35
- 3.4.3 政府支付的市场交易35-36
- 3.5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类型36-40
- 3.5.1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内涵36
- 3.5.2 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类型36-40
- 3.6 本章小结40-41
- 4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及定价模型41-53
- 4.1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价格形成机制41-46
- 4.1.1 森林生态服务供给41-42
- 4.1.2 森林生态服务需求42-43
- 4.1.3 森林生态服务的价格计量43-46
- 4.2 基于支付意愿森林生态服务定价模型46-52
- 4.2.1 皮尔曲线模型46-47
- 4.2.2 支付意愿模型47-49
- 4.2.3 基于支付意愿模型的湖南省森林生态服务价格计量49-52
- 4.3 本章小结52-53
- 5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背景下的森林资源资产组合53-65
- 5.1 森林资源资产扩展界定53
- 5.1.1 森林资源资产53
- 5.1.2 森林生态资产53
- 5.2 森林资源资产组合53-54
- 5.3 森林资源资产组合模型54-58
- 5.3.1 木材价格模型54-55
- 5.3.2 木材生产模型55-56
- 5.3.3 值函数56-57
- 5.3.4 最优采伐公式57-58
- 5.4 森林资源资产组合模型模拟58-64
- 5.4.1 最优采伐量的计量模拟58-60
- 5.4.2 最优采伐量的预测模拟60-62
- 5.4.3 模拟结果的分析62-64
- 5.5 本章小结64-65
- 6 政策与管理建议65-69
- 6.1 政府层面65-66
- 6.1.1 健全宏观调控机制65
- 6.1.2 营造良性环境65-66
- 6.1.3 完善相关法律66
- 6.2 市场层面66-67
- 6.2.1 构建市场交易平台66
- 6.2.2 制定合理的市场价格体系66-67
- 6.2.3 完善市场服务机制67
- 6.3 森林经营主体层面67-69
- 6.3.1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67
- 6.3.2 转变经营模式67-68
- 6.3.3 完善成本控制体系68-69
- 7 结论与启示69-70
- 7.1 主要结论69
- 7.2 问题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6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76-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东芳;程宝良;;生态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6期
2 李斌,蒋步新,李化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J];环境保护科学;2002年02期
3 陈根长;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与碳交换机制的建立[J];林业经济问题;2005年01期
4 蔡志坚;;对我国发展森林水文服务市场的相关问题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4期
5 姜昕;王秀娟;;森林的最优采伐决策模型——一个新的林业经济政策分析框架[J];林业科学;2013年09期
6 肖建武;李璐;尹少华;;森林资源资产组合随机控制模型及决策[J];林业经济问题;2014年05期
7 李显超;;德国开发出一种锂电池模拟软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2年02期
8 校建民;韩峥;张新欣;万坚;;森林认证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12年05期
9 李英;陈凯星;李晓;;价值实现视域下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运营的经济学诠释[J];生态经济;2014年04期
10 张思锋;权希;唐远志;;基于HEA方法的神府煤炭开采区受损植被生态补偿评估[J];资源科学;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水荣;水源涵养林环境效益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34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13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