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长理论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本文关键词:基于增长理论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摘要】:本文在索洛模型和人力资本模型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1979~2010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简要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对比了不同模型下全要素增长率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之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幅度较大,1994年之后较为平稳;由人力资本模型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估算值变化幅度远大于索洛模型得到的估算值,说明我国技术进步存在内生性。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分类号】:F222.3
【正文快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讨论的重点,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及测算,代表性的研究有:舒元(1993)通过生产函数法测算了中国在1952~1990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间内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2 李宾;;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3 徐杰;段万春;杨建龙;;中国资本存量的重估[J];统计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2 张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效应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3 邹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5 詹浩勇;;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互动: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6 遇芳;;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7 余慧倩;;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农业TFP增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刘重力;付斌;李慰;;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国家级开发区间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9 王耀辉;;中国公共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10 高山;;广东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0-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4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5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6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8 张庆昌;;工资上涨、出口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基于195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3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8 张风梅;中国龚断性行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陈伟;内生增长框架下FDI对不同行业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荣爱兴;辽宁省城镇社会救助资金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2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3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4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投入测量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5 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卢锋;;我国资本回报率估测(1978—2006)——新一轮投资增长和经济景气微观基础[J];经济学(季刊);2007年03期
6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7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8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9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10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立杰;于海滨;刘喜波;;基于索洛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李奇旆;;城市用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J];价值工程;2009年11期
3 谢文林;刘燕燕;兰明英;;索洛模型检验及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2期
4 张日波;;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基于修正的Solow模型视角[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魏冉;李蓓琼;;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索洛模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6 陈艳华;;自然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基于索洛模型的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22期
7 俞林;;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丁然;;我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索洛模型[J];重庆与世界;2011年09期
9 舒燕飞,陶晶;新议索洛模型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运用[J];新疆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10 李政军;;哈罗德-多马模型与索洛模型:一个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冷雪峰;于英川;;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玉杰;;济南与青岛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3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谢永刚;张家丹;;灾后重建的理论探讨:基于生产力发展经济模型的应用分析[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5 李兆林;李正洪;杨保东;边桂云;;奶联社模式创新发展的经济学思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娅玲;;如何保持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从索洛增长模型的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7 赵燃;骆乐;;中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实证分析:1980-2004[A];2007‘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智源;孙雪涛;;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9 方武;宋润栓;阚振富;;基于经济发展的科技超常战略思维[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操秀英;科技创新能否平息金融风暴?[N];科技日报;2008年
2 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基金经理 郑拓;机遇大于挑战[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程实;生态危机———经济学的“原罪”[N];国际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韩秀琪;可持续发展需要理论创新[N];光明日报;2002年
5 梁言顺;经济低代价增长[N];学习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威;东亚经济收敛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3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依山;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D];山东大学;2008年
5 熊俊;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D];四川大学;2006年
6 鲁育宗;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军;老龄化与养老保障宏观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杨爽;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适配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胡晓绵;教育、健康与我国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石风光;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弘婧;动态人口增长率下的索洛模型[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戚一;带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肖俭明;湖南省各市州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D];中南大学;2008年
4 秦康平;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力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邹科;研发投入与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刘国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刘肖肖;几个宏观经济模型的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晨曦;我国政府公务员规模对经济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成英文;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10 蔡敦斌;“有效长边”:全球化潮流下的经济增长核心动力[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0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17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