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22:29

  本文关键词:湖南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及致贫原因研究 出处:《商场现代化》2007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贫困人口 城镇居民 致贫原因 最低收入 全省平均水平 贫困发生率 湖南省 人均可支配收入 贫困程度 城镇人口


【摘要】:正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调查测算,2005年湖南城镇贫困人口为145.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3%,贫困程度指数超过100,达到112.5。由此表明,湖南各地城镇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收入较低,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湖南城镇居民贫困程度偏高,反贫困任务非常艰巨。为此本文对湖南省的贫困现状进行诊断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Hunan investigation team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in 2005, the number of urban poor in Hunan was one million four hundred and fifty-five thousand,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was 9.3, and the degree of poverty index was over 100. This shows that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cities and towns in Hunan Province have lower incomes and live in a poor state. The poverty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 in Hunan Province is on the high side. The task of anti-poverty is very arduous.
【作者单位】
【分类号】:F124.7;F222.3
【正文快照】: 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调查测算,2005年湖南城镇贫困人口为145.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3%,贫困程度指数超过100,达到112.5。由此表明,湖南各地城镇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收入较低,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湖南城镇居民贫困程度偏高,反贫困任务非常艰巨。为此本文对湖南省的贫困现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贺巧知,慈勤英;城镇贫困:结构成因与文化发展[J];城市问题;2003年03期

2 李瑞林;李正升;;中国转轨过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6年01期

3 程永宏;;二元经济中城乡混合基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4 林卡;范晓光;;贫困和反贫困——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5 赵爽;关于对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梅建明,秦颖;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松;关于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明华,吕莹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社会救助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5年04期

2 李瑞林;李正升;;中国转轨过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6年01期

3 陈晖涛;;试论我国城市反贫困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0期

4 朱文镇,赵秋喜;关于中国农村文化性贫困的若干思考[J];农村经济;2004年01期

5 何娅;郭勇;;我国收入格局:整体与局部反差的经济学解释[J];求索;2007年01期

6 袁媛;薛德升;许学强;;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贫困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6年01期

7 董云芳;;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评析[J];山东经济;2005年06期

8 王春雷;黄素心;;基尼系数与样本信息含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9 丁元;周树高;;广东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5年06期

10 郑书耀;;城乡差距:衡量标准与成因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冬民;城市贫困: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2 吴桂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江;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尹海洁;城市贫困人口的经济支持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吴玲;中国城市女性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冯虹;经济加速转型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7 廖桂蓉;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唐炜;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机制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9 赵琪;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燕凌;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双飞;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政府责任[D];湖南大学;2007年

2 周建国;当前我国城镇贫困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陶洁;关于城镇贫困人口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朱富言;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新贫困人口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屠国玺;城市特权—城市贫困研究的新视角[D];兰州大学;2006年

6 岳永;分工、分配与劳资关系[D];西北大学;2006年

7 曾月红;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诗书;泉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9 阳小明;新时期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张训保;城市化进程中低保人员心理卫生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明;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J];财经科学;2003年04期

2 朱登兴,安树伟;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01年09期

3 王朝明;转型期中国贫困问题的再认识[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苑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贫困加剧的原因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申越魁,王道勇,郧彦辉;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反贫困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关信平;现阶段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反贫困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8 许飞琼;中国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00年01期

9 王朝明;西部城市反贫困的政策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10 王朝明;缓解贫困与人文关怀[J];经济学家;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娜;;基于收入视角的中国城镇居民群体消费差异分析[J];职业;2011年18期

2 韩晓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3 毕富利;;基于旅游动机的城镇居民出游花费聚类分析[J];学周刊;2011年03期

4 ;分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04期

5 张世伟;郝东阳;;分位数上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决定[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6 柴志应;王琴;张兴源;;民生点亮新志丹[J];新西部;2011年06期

7 赵丽棉;黄基廷;;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0期

8 邹学将;;陕西、宁夏、四川三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西部金融;2011年07期

9 李艳华;任熹真;;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J];消费经济;2011年04期

10 徐慧;;有关浙江省城乡消费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迎利;;收入对中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影响分析[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下册)[C];2009年

2 聂迎利;;中国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3 李钒;侯远志;;陕西省城镇贫困人口监测预警系统研究[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张建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城镇贫困问题[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牛飞亮;黄庆华;;中国城镇居民主要商品消费差距分析[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岚;;基于Panel Data的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7 韩同信;;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郑金山;綦良群;;中国及西部地区城镇居民需求函数的建立与需求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林跃忠;张东玲;;从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看改革开放30年成就[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10 藏旭恒;;城镇居民的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海平 通讯员 王华;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09元[N];安阳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王芮;前三季度全州城镇居民收支平稳增长[N];昌吉日报;2008年

3 白雅静;前三季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大[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希 通讯员 苏调;江苏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比降二成[N];南京日报;2008年

5 记者 张子卓;城镇居民收支稳步增长[N];云南日报;2009年

6 记者 王娜 通讯员 谢明星;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万元[N];益阳日报;2009年

7 记者 马月红;我市城镇居民收支稳定增长[N];周口日报;2009年

8 宋瑛 记者马怀华;城镇居民元月收支大幅增长[N];鸡西日报;2009年

9 魏娜;河津城镇居民1月份收支稳增[N];运城日报;2009年

10 彭黄磊;广东城镇居民谨慎消费节约过年[N];中国信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慧晓;制度变迁中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丽艳;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就业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杨晶;经济开放对我国城镇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金江;主观幸福的经济学初探[D];武汉大学;2010年

5 赵晓英;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和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李哲敏;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张邦科;湖北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袁学国;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9 程兰芳;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张耿;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飞;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食品消费需求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吕萍;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赵九菊;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桂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牛娜;中国城镇居民群体消费差异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张杨;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数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秋娟;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6年

8 卢楠;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对比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9 陈定湾;城镇居民医疗消费行为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铁晓华;提高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0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420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