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工业的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中度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工业 + 地区专业化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摘要】:产业的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中是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问题。通过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集中率指标,对西部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地理集中度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普遍提高,但地区专业化发展不平衡,部分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行业在西部地区集中程度加强,而其他工业行业的地理集中度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为推进西部工业的地区专业化发展,应遵循地区专业化原则,依托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原有工业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并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寻求西部各具特色的地区专业化道路。
[Abstract]: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are hot issues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regional economics. Through the regional relative specialization index and the concentration rate index,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level,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degree and its changing trend of the western industry, and finds that the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level of the western industry is generally improve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is not balanced, some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resource processing industry are strengthened in the western region, while the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other industries has decreased in different ext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of western industry,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rely on the rich resources and the original industrial basis of the reg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and develop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actively develop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To seek the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roa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es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
【分类号】:F427;F2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康宁,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卢中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环境变化和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锋;梅琳;;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胡建国;;制度创新: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徐蕾;刘学敏;;论“资源优势陷阱”效应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5 袁畅彦;;东北林区产业选择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6 孙雨辰;卢戎;;上海市大浦东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以浦东新区北蔡镇为例[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7 孙翠兰;;“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的三段式构想[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赵弘;牛艳华;;商务服务业空间分布特点及重点集聚区建设——基于北京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军;;少数民族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刘斯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2 王叶军;;后危机时代京津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陈永国;;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理论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6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戴季宁;陈海波;;关于安徽省信贷集中度的调研报告[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罗清和;朱黎冰;;关于深圳建设自由港的思考[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郑晓;刘镇宁;;东南八省建筑业区位基尼系数及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考[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Volume 2)[C];2010年
10 贾秀娥;;论述地方政府在构建增长极中的作用及启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7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8 谢里;制度安排与产业集聚: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任晓红;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制造业区位[D];重庆大学;2010年
10 王锐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追赶的空间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丽萍;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及特色空间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瑞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岚;黑龙江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裴丽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徐丹;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宠华;白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唐宁;中国融入中日韩经济圈效应探讨:发展中大国经济一体化理论视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志良;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蒋华夏;长江三角洲城市竞争力变化趋势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及发展前景[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3期
2 陈栋生;西部地区经济现状与大开发的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3期
3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4 张发余;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0年11期
5 宁钟;国外创新与空间集群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仪;姚敏;;我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J];经济管理;2007年15期
2 魏博通;周杰文;;经济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J];经济管理;2008年Z1期
3 刘忠生;;中国的地区专业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0期
4 郑蔚;;具有行业和空间特征的中国创新活动现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5 王兆宇;;中国汽车制造业地理集中实证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魏后凯;我国外商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变迁[J];经济纵横;2001年06期
7 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8 陈奕磊;朱洪辉;方飞;;区域聚集水平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9年20期
9 韦燕生;;浅谈地区专业化、经济一体化与两型社会建设[J];商业时代;2009年32期
10 左正强;;我国中部地区工业的地区专业化实证研究[J];求索;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进栋;韦素琼;;福建省各地市装备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与地理集中[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曾昭宁;;西安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路及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任庆;;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到恢复型经济的转变[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4 高闯;韩亮亮;;我国地区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及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岳战林;韩涛;韩磊;何飞;;论环保工作如何引领新疆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邵冬冬;胡利军;;中国工业经济若干前沿问题综述[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曹磊;;天水市工业经济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徐华礼;叶长卫;;政府管理: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比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袁存善;张毅;;青海工业经济的实力与发展[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10 李春林;屈驳韵;;各地区工业经济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状况及原因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狄文君;昌图工业经济快速崛起[N];辽宁日报;2008年
2 记者 高伟 申文利;我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N];长白山日报;2008年
3 市政府办公室;杨达才到城固部分企业调研工业经济[N];汉中日报;2008年
4 瞿思敏;济南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济南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陈巍邋本报通讯员 陈正茶;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N];台州日报;2008年
6 廖小兵;广安区工业经济大提速[N];广安日报;2008年
7 记者 孙岚;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破难前行[N];大庆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利萍;本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N];大同日报;2008年
9 周少飞;广饶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经济[N];东营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黄戎杰;我市工业经济回暖[N];福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利民;产品内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姚敏;中国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4 樊福卓;区域分工:理论、度量与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费良成;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7 徐晓丹;东北三省制造业集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苏红键;空间分工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君华;产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分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蔡勇志;国际分工下我国模块化企业集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江潮;广东省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丽君;中原城市群产业地理集中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蒋子龙;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空间分工、地理集中与空间优化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贺亮;内生分工、地区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2年
5 刘向东;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秀艳;1978-2003年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演进过程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李嘉t;西部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探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蒋海清;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姚康;基于企业视角的兰州市制造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张佳伟;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及趋同效应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4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81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