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统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theoretical and statistical issues abou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 principles of establishing an index system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re set up.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index system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甘肃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F2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宗义,李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柳岸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证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贺清正,龚江南;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统评价[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吕小宁;山西经济增长质量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0年Z1期
5 单薇;基于熵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10期
6 梁亚民;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研究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庞智强,梁亚民;甘肃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康君;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体系[J];中国统计;2005年09期
9 龚江南;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因素的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建强;我国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统计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2 陈浩然;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彭岚;产品质量与经济增长质量[D];四川大学;2005年
4 宋利格;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霖生;;谈谈苏联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0年11期
2 W·W·罗斯托;储玉坤;;经济增长有限度吗?[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1期
3 蔡振扬;;M.纳西洛夫斯基等:《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7期
4 ;名词解释[J];西南金融;1981年02期
5 J.麦克黑尔 ,晓珠;人类的基本需要和持续的经济增长[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3期
6 巴兹尔·卡普兰;封明德;张秀荣;;印度能否依靠贷款恢复经济增长?[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1年10期
7 赫伯特·吉尔施;李兆雄;;通过结构变化促进经济增长[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1期
8 保尔·伊森曼;;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发展前景[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4期
9 约翰·伦乔夫斯基;张湘;;减税理论能否解决经济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6期
10 霍利斯·切纳里;乔依德;;贫困和发展——发展中国家的选择[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园新;;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估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朱勇;李春林;屈驳韵;;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的关系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道斌;王浣尘;陈宏民;;用考虑时滞效应的生产函数理论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娄彦博;刘志坚;;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因素测算探讨[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5 黄丞;吴健中;蒋馥;;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关系浅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6 舒彤;陈收;;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重要性分析[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闫伟;潘德惠;;最优经济增长的分布参数系统模型及系统的生成结构研究[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谢继石;;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草地畜牧业确保生态恢复与经济增长[A];全国半农半牧区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0年
9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10 崔如波;;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思考[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文成;发展服务业是个大战略[N];安徽日报;2000年
2 王梦奎(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发展七论[N];北京日报;2000年
3 记者 王刘芳;本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N];北京日报;2000年
4 鲁沙;农一师经济增长加快[N];兵团日报(汉);2000年
5 梁;关注中国的成功[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 秦晓;转机与整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贾康 赵全厚 作者单位:财政部科研所;运用国债的国际比较与启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宗文;经济增长率稳步回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周小兵;东盟经济前景如何[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王晓晖;就业歧视将贻误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鲁江;财产积累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马拴友;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7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李春龙;经济增长中的效率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耿爱生;卫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殷剑峰;金融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孟林;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评判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兰绍瑞;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因素的统计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3 赵卫星;经济增长与中国农村教育投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芙蓉;我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5 陈钢;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政策选择[D];湖南大学;2001年
6 曾振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王敏;论我国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8 曾伟军;论我国贷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吴明哲;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陈健文;论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07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30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