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编制体系之比较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2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蔚晓玲;;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8期
2 沈雁音;;绿色会计、绿色GDP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J];科技资讯;2006年27期
3 曹云;;知易行难的绿色GDP[J];中国林业;2006年24期
4 李云峥;;“米”字路口的“绿色GDP”争议[J];产权导刊;2007年11期
5 张仁寿;魏伟新;;绿色GDP核算与科学政绩观[J];广东科技;2008年01期
6 陈宏伟;;绿色GDP: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J];书摘;2008年05期
7 朱启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现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年09期
8 清风;;绿色GDP 渐行渐近[J];环境;2004年12期
9 徐经胜;;绿色GDP动了谁的奶酪?[J];管理与财富;2007年01期
10 夏季;;大力推进我国绿色GDP建设[J];学习月刊;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中宇;;GDP没有颜色[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37分会场“生态经济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论文集[C];2005年
2 齐宇;郝冀;刘园;;模糊数学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海河流域天津段为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3 温景春;冯雪华;;中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赵瑞峰;冯敏;刘书强;;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胡华;;产权在自然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初探[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姝;王延松;赵恒心;王彤;;绿色GDP核算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7 任升莲;徐晓春;;安徽省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马小玲;;应用产权理论推进粤港区域环境、自然资源制度创新[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於方;蒋洪强;曹东;王金南;;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与初步研究成果[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敏;;试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变革[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谦;从数字看希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宋蕾;绿色GDP成功核算难度很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步雪琳;用绿色GDP支撑科学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蒋洪强;世行助力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胡杨木;不能盲目崇拜“绿色GDP”[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傅勇;绿色GDP不能承受之重[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刘树铎;加快研究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8 记者 王冬梅;2004年全国环境污染损失占当年GDP的3.05%[N];工人日报;2006年
9 陈宏伟;绿色GDP留给2006的背影[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刘纯银;期待绿色GDP能改变现状[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显静;生态政治[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2 陈丽萍;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秀萍;环境保护社会制度建构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7 谭亚荣;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裴辉儒;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陆建明;基于资源中间品贸易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2009年
10 赵红超;环境资源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中资源环境的估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钟宇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及实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于阿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我国自然资源状况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勇;试论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俊滔;中国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杰;山东半岛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曾云;甘肃省环境资源治理制度供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琳s,
本文编号:2345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34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