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橡胶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Abstract]:Total global SBR capacity reached 7.603 million t / a in 2015. The ESBR is 5.514 million t / a SSBR = 2.089 million t / a. China already accounts for 24. 8% of the world's total capacity. At present, there are 17 SBR manufacturers in China, with a tot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882 million t / a. China's SBR is main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yres and tire products, mechanical products and other fields. Among them, tire and tire products consumption is relatively large. SBR for tyres and tire products was estimated at about 908000 tons in 2015, accounting for 70.1 tons of total consumption. Domestic SBR production capacity growth too fast, resulting in overcapacity, product homogenization competi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有机合成厂;
【分类号】:F767;F42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伯章;;旭化成在新加坡建设第二套SSBR装置[J];世界橡胶工业;2012年01期
2 钱伯章;;住友在新加坡建设第二套SSBR装置[J];现代橡胶技术;2012年02期
3 庞晓华;;旭化成正式开启新加坡SSBR装置[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3年09期
4 于洋;孙立平;王启飞;刘中京;;溶聚丁苯橡胶(SSBR)国内产销状况及建议[J];中外能源;2010年06期
5 ;日本瑞翁公司在新加坡建溶聚丁苯橡胶(SSBR)厂[J];石化技术;2011年01期
6 崔小明;;1,2-丁二烯在连续聚合SSBR中的抑凝机理及应用[J];橡胶科技市场;2012年10期
7 钱伯章;;旭化成在新加坡的SSBR装置正式投产[J];橡胶科技;2013年09期
8 钱伯章;;锦湖石化拟新建SSBR装置[J];世界橡胶工业;2012年11期
9 崔小明;;我国SSBR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建议[J];橡胶科技市场;2004年24期
10 ;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将扩充溶聚丁苯橡胶(SSBR)产能[J];石化技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晋;宋义虎;郑强;;SSBR/SiO_2复合体系的非线性应力松弛行为[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2 王雪;刘天鹤;计福春;;充油SSBR的研制及其微观序列结构的研究[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3 郑强;周明;孙晋;宋义虎;何力;;硅烷偶联剂对SSBR/SiO2混炼胶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元霞;吴友平;;白炭黑补强SSBR和ESBR界面结合及其在胎面胶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5 李岩;刘力;张法忠;温世鹏;;接枝预改性白炭黑的研究及其在SSBR复合材料中的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结构与性能[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彭展;国产SSBR呼唤技术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2年
2 陈莉薇;独石化研发环保型SSBR新品[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伊继哲;国内溶聚丁苯橡胶发展应顺势提速[N];中国石化报;2005年
4 韩秀山;21世纪我国丁苯橡胶发展趋势[N];中国化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学红;SSBR屈挠疲劳破坏的微观机理研究及轮胎胎面基部胶的耐疲劳性能优化[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晓;节能型SSBR的分子结构及其纳米增强材料的设计、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3 李岩;白炭黑的表面改性及其高填充SSBR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延博;SSBR/NR共混硫化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陶晓伟;高温条件下SSBR聚合反应、结构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牟守勇;配方因素对国产化SSBR-T2000R屈挠疲劳的影响[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4 赵方园;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微观结构调节及溶聚丁苯(SSBR)的设计合成[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5 范丽;轮胎用高性能低生热SSBR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6 葛国杰;硅烷偶联剂在SSBR/SiO_2体系中的作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爱梅;白炭黑表面改性及其对SSBR补强性能的影响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8 周明;硅烷偶联剂对SSBR/SiO_2体系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9 华怀峰;SSBR连续聚合反应器工程研究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原晓城;溶聚丁苯橡胶微观结构表征及动态力学分析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96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39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