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合法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04:42
【摘要】:由于房地产市场本身所具有的外部性、垄断性和准公共物品性等属性,使得房地产市场无法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就需要出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而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为了稳定市场,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政策等行政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国家的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手段,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政策对抑制房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政府在制定这些政策和措施时,无论是从制定主体的的权限,政策决策程序、听证制度、监督机制,甚至是政策的内容范围都存在着一定的合法性问题。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背离了法治社会的本质要求,甚至是违法的,我们的政府依旧习惯性的附身“全能型政府”,试图通过管制、干预房地产市场达到抑制房价的目的,使市场无法发挥自身调节作用配置资源,违背了价值规律。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基础理论和调控违法现象及其原因,解析调控措施的法律问题与对策。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离不开法治的保证。法制化的宏观调控运行框架,能够为宏观调控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提供基本的保护。文章除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机理进行深入剖析,还会从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中主体、程序以及内容三个方面入手,找出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中合法性问题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当然文章不限于法学探讨,更试图在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进行法律评析后得到深层次的启迪和思考,为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供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新思路。 文章共四个部分,,导言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一部分为房地产宏观调控及其合法性理论基础研究。在界定宏观调控法律内涵及其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将着重就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合法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第二部分为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合法性问题分析。分别从主体、程序及内容三个方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合法性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及现象讨论。第三部分为房地产调控合法性法律建议。会针对上一部分提出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从根本上解决“政令不通”问题。第四部分为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建构”的制度保障。从“体系建构”的角度分别对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土地政策提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概念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文苗;;关于宏观调控权的几点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9期

2 易育;孙黎英;;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3 汤黎虹;林睿杰;;论我国房地产业政策制定权的法律配置与协调[J];法治研究;2011年09期

4 黄石松;土地“招、拍、挂”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2005年02期

5 骆小春;预购商品房再转让的法律思考[J];河北法学;2000年05期

6 尹朝华;;预期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高玉林;政府边界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骆小春;;政府在城市房屋商业性拆迁中的主体地位界定[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潘俊;尹龙;;基于房地产市场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J];商业经济;2010年08期

10 秦前红;汪自成;;论地方权力机关监督权的宪政属性[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辉;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6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36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