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农产品金融化现象及价格风险日益凸显,并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在了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与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及社会经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国内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问题尤为必要。因此,本研究尝试引入金融化的概念,从农产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中考量价格风险,进而实现对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问题的全面考察。具体而言,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文献以及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和价格演变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识别了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金融化现象,其次从风险评价视角测量了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水平,再次从风险传导视角分别考察了农产品国内期货市场和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情况,最后通过梳理美国和欧盟在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方面的主要措施,从风险防控视角总结出了可供我国防控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进行借鉴的相关经验。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研究本部分研究通过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中的金融化因素,识别了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金融化现象。首先,梳理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遴选出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汇率因素、能源价格、国内期货价格和国际现货价格6种主要金融化因素,分别阐明它们对国内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机理。然后,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影响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国内现货市场价格的金融化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确实存在金融化现象,四种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不同程度受到了金融化因素的影响,但品种之间的金融化影响因素有所差别。其中,大豆国内现货价格受到通货膨胀、国内期货价格、能源价格和国际现货价格影响,食糖国内现货价格受到货币供应量、国内期货价格、能源价格和国际现货价格影响,玉米国内现货价格受到国内期货价格和能源价格影响,棉花国内现货价格受到国内期货价格影响。研究内容二: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评价本部分研究通过选取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四种价格受金融化因素影响的农产品,测度了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水平。首先,通过分离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分析了四种农产品国内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特征。然后,构建VaR模型对四种农产品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水平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表明,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均面临着上涨和下跌两类价格风险,其中,上涨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棉花、食糖、大豆和玉米,下跌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食糖、棉花、大豆和玉米。综合来看,主粮作物玉米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水平相对较低,非主粮品种棉花、食糖和大豆价格风险水平均高于玉米。研究内容三: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研究本部分研究分别考察了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国内期货市场和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情况。国内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方面,选取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四个受到国内期货价格这一金融化因素影响的品种,通过构建GARCH类模型等方法考察四个品种国内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能够传导到现货市场,但不同品种的价格风险传导存在差异,由强到弱依次为棉花、大豆、食糖和玉米,主粮作物玉米国内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最弱,非主粮作物棉花、大豆和食糖则具有相对较强的风险传导,分析认为国家有关主粮与非主粮作物不同的市场调控力度和调控思路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方面,选取大豆和食糖两个受国际现货价格这一金融化因素影响的品种,通过构建GARCH类模型等方法考察两个品种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情况。结果表明,国际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能够传导到国内现货市场,大豆国际对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传导明显强于食糖,分析认为我国大豆和食糖不同的进口规模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内容四: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防控研究本部分研究通过梳理美国和欧盟在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方面的相关措施,总结出可供我国防控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进行借鉴的相关经验。其中,美国和欧盟都建立了包含政策工具与市场工具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系统,但它们在实施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差别,美国侧重于运用期货、保险等市场工具,而欧盟则主要依靠以共同农业政策为核心的政策工具。通过梳理二者在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美国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与成熟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以及欧盟通过不断改革共同农业政策逐渐形成的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值得中国防控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现货价格风险时学习借鉴。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本研究的对策建议是:(1)充分关注国内农产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正确认识金融化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2)规范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重视期货市场的监管工作;(3)加强农产品进口风险防控,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冲击;(4)根据不同农产品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风险管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突破现有文献通常从市场供求关系解释价格风险的传统,引入金融化概念,从农产品现货市场金融化现象中分析价格风险,在研究视角上具有新意;(2)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将不同阶变量纳入其中进行研究,突破了传统协整方法在处理不同阶变量方面的局限,有效识别和分析了农产品现货市场的金融化现象;(3)综合运用GARCH类模型等方法对市场间价格的条件方差建模,突破了现有文献多从均值层面建模难以准确刻画风险的局限,科学探讨了相关市场间的价格风险传导。
【图文】:
结果如图 6-5 所示。由图 6-5 可知,大豆、食糖、玉米和棉花国内期货对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溢出系数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具体来看,大多数时间段四种农产品所对应的波动溢出指数均小于 50%,极个别时间段内大豆、玉米和棉花对应的波动溢出指数大于 80%,玉米呈现的溢出强度仍明显比大豆、食糖和棉花弱。

(a)大豆 (b)食糖图 7-3 大豆和食糖国际对国内现货价格波动溢出指数动态特征Fig.7-3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olatility spillover index for prices of soybean and sugar综上所述,大豆和食糖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均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溢出效应都能够通过进口市场进行传导。对比两个品种,大豆国际对国内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溢出程度强于食糖。也就是说,大豆和食糖国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能够传导到国内现货市场,但大豆国际对国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程度强于食糖。此外,,两种农产品对应的进口市场均是各自国际现货市场对国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的重要途径,国际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能够通过中国进口市场传导到国内现货市场。7.3 农产品国际现货对国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差异原因分析通过上文分析发现,大豆和食糖国际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均能传导到对应品种国内现货市场,但两个品种具体的价格风险传导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大豆国际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有望;李崇光;宋长鸣;;我国蔬菜产业链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11期
2 何忠伟;韩啸;余洁;刘芳;;基于极值理论生鲜乳市场风险评估研究[J];管理世界;2015年09期
3 李崇光;肖小勇;张有望;;蔬菜流通不同模式及其价格形成的比较——山东寿光至北京的蔬菜流通跟踪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8期
4 柳松;唐婷斐;;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原油市场对中国菜油市场“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8期
5 潘方卉;李翠霞;;生猪产销价格传导机制:门限效应与市场势力[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5期
6 柯杨敏;宋长鸣;;大豆金融化趋势及其对现货价格影响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05期
7 王静怡;陈珏颖;秦富;刘合光;;中国猪肉产业链市场价格传导机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8 温铁军;;粮食金融化挑战中国粮食安全[J];农村工作通讯;2015年04期
9 祁华清;李霜;樊琦;;中国粮食金融化的测度、检验及政策启示[J];管理世界;2015年02期
10 温涛;王小华;;货币政策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苏芸;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及其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齐皓天;WTO规则视角下美国农业国内支持的合规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3 孔哲礼;棉花补贴的政策效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4 孔维升;我国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5 罗嘉庆;商品金融化及其传导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孙秀玲;中国生猪价格波动机理研究(2000-2014)[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朱海燕;中国小麦和棉花价格波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8 肖斌;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透视[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姜雅莉;蔬菜价格波动及传导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方晨靓;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理及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成晓;农产品价格风险及其目标价格保险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7年
2 刘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历史考察[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
3 王玉;肉牛养殖市场风险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7年
4 鲁一鸣;农产品价格风险及其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5 左璐璐;金融化视角下的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对我国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单玉玲;蔬菜价格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陈波;农产品价格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刘晶;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及其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651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5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