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货币政策的票据市场传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0:09
【摘要】: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理应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票据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给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及传导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系统地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票据市场传导,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货币政策传导相关理论,对货币政策的票据市场传导过程进行了分阶段的梳理,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票据市场传导实践历程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在随后的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将我国货币政策的票据市场传导分为两个阶段来研究,即货币政策对票据市场产生影响的内部系统传导和票据市场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外部系统传导阶段,并得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票据市场传导整体效果不佳的结果。其中内部系统传导阶段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虽然能够对票据市场产生影响,但尚未具备调控票据市场的能力;利率具备调控票据市场的能力,但对票据市场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内部系统传导阶段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票据市场尚未具备调控消费的能力,对投资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但是效果较差。最后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票据市场传导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票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改进思路和参考借鉴,并为我国央行实施更高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决策支持。
【图文】:

变量,标准差,票据市场,期数


1影响票据市场的效应进行更为直观的分析。图4.2显示了第二组变量中LNPJSM对来自各个变量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反映情况,反映期数设定为24期。LNPJSM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立刻有了反映,增加了0.1471,第2期后逐渐下降,从第2期的0.1596下降到第18期的0.0010,从第19 期变为逐渐上升的负向反映,从第 19 期的 -0.0052 上升至第 24 期的 -0.0299 。LNPJSM对来自LNM1SA的影响第1期时没有任何反应,第2期后变为正并逐渐上升

变量,方差分解,预测误差,因变量


47图4.4可知,R对PJ为正向反映和负向反映的组合,,影响程度先增强后减弱最后增强,影响力度不大。图 4.4 变量 LNPJSM 对一个标准新息的响应5.方差分解对这组变量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4.19所示。表中S.E.显示LNPJSM在各期的预测标准差,后面几列显示以LNPJSM、LNRSA、LNMSA、LNPSA、LNYSA为因变量的方程新息对各期预测误差的影响程度。由表4.19可知,从第18期开始,方差分解结果基本稳定,LNPJSM的预测误差有53%左右来自LNPJSM本身的新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张次兰;;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J];黑龙江金融;2007年12期

3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J];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4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5 许世琴;票据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年07期

6 阙方平;应当关注票据市场超常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武汉金融;2005年10期

7 张宗益;古e

本文编号:2690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90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