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机理和预警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00:16
【摘要】:粮食价格是粮食安全中的重要问题,粮食价格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特定背景下多元主体行为博弈的制度问题。本文基于全球化的视角,从认识国际粮食价格出发,探析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机理和预警机制。 基于长周期数据分析表明:国际粮价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规律和结构性波动机理,2000年前供需是影响国际粮价的主要因素,解释度约89%;2000年后能源和货币外生冲击是引致国际粮价急剧波动的主要原因,解释度高达98%。随着粮食商品属性、能源属性和货币属性的强化,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呈现显著品种差异,其中大豆是受国际价格波动最敏感的品种且传导时滞最短。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已形成两步传导路径:首先国际粮价依靠贸易传递和汇率波动影响国内大豆价格变动,然后以替代效应为主的信息诱发方式传导至国内其他品种价格进而引致整体粮价变动。现今,国内粮食价格呈现出供需主导、国际价格影响强化的基本态势,且在区域结构上,粮食主销区是全国粮价波动的“震源”。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价格—主体—行为”(PSC)的分析框架,认为引致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在于供需双方以及政府主体的行为博弈,而决定主体行为的除了各自的目标诉求之外还有特定的经济背景约束。借助此框架,本文详尽的阐述了各时期国内粮价的演变机理以及不同区域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构建了我国粮食市场预警机制和预警流程。借助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导等路径,本文发现大豆是价格敏感品种,广东是价格敏感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粮食市场预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借助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得以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7
本文编号:2771496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龙;杨柳;;中国粮食财政干预政策产出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2 何启志;;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3 罗锋;牛宝俊;;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6期
4 温桂芳;农业、农价与治理通货膨胀[J];管理世界;1995年02期
5 马九杰,张象枢,顾海兵;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1年01期
6 马九杰,张传宗;中国粮食储备规模模拟优化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7 程国强;胡冰川;徐雪高;;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8 黄季q;杨军;仇焕广;徐志刚;;本轮粮食价格的大起大落:主要原因及未来走势[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9 温厉,温铁军;中国粮食供给周期与价格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1997年04期
10 卢锋;应当实事求是地认识粮食过剩问题——对“粮食无过剩"观点的质疑[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2771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77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