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9:3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范围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在世界各国的市场中活跃着,寻找各种投机机会。由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自身所具有的追逐利润性和高流动性等特点,‘其频繁流动对一国的资本市场、房产市场、银行体系、汇率制度、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其中墨西哥金融危机及东南亚金融危机,都与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有关。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甚至在百年难遇的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也率先复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导致的顺差逐年增大,05年汇率改革以来各方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大,以及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更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这些因素都使得国际短期资本有强烈的意愿流入我国。尽管中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政策,但是许多迹象表明大量的国际短期资本仍然绕开了资本管制,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地进出我国。 本文基于以上的背景展开研究,借助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对我国短期资本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对短期资本的流动规模测算方法加以归纳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通过规范和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理论结合实证,最后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该章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构安排、研究方法等做了相关说明。第二章,分析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流动的概况。该章首先梳理了国际短期资本界定的现有文献,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个界定。然后分析了国际短期资本进入我国的原因。接下来分析了国际短期资本的现状、特点。最后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途径进行了梳理,包括对我国国际短期资本隐蔽流动的方法进行研究。第三章是对国际短期资本的规模进行具体的测算。在测算方法的回顾中,本文详细分析了四种方法:直接法、间接法,官方法以及学者代表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际短期资本进行了具体测算。对四种方法的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章本文的一个重点,即分析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该章首先分析了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然后进行通过建立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对加强我国国际短期资本的监管政策建议。在阐述了对国际短期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后,分析了我国监管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管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对国际短期流动资金进行定义,对其流动原因、流动途径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进行具体的测算。此外,本文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本文在分析了国际短期流动资本对我国房地产的影响现状后,进一步运用了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详细的研究了国际短期资本的测算,总结了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测算方法以及国内官方算法和学者算法,并用这四种方法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对比四种方法的结果,得出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此外,国内学者在讨论游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时,多集中在定性分析,少有定量分析。本文在在测算出国际短期资本规模的基础上,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国际短期资本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采用了最新的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得出了国际短期资本对房地产市场价格有正向的影响这一结论。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为政府监管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提供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832.6;F293.3;F224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章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2.1 框架和研究方法
        1.2.2 创新和不足
2.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概况
    2.1 关于国际短期资本的界定
        2.1.1 国外关于国际短期资本的界定
        2.1.2 国内学者关于国际短期资本的界定
        2.1.3 本文对国际短期资本的界定
    2.2 国际短期资本进入我国的原因分析
    2.3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的现状、特点
    2.4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途径分析
        2.4.1、通过经常项目流入
        2.4.2、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流入
        2.4.3 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
3. 国际短期资本的测算
    3.1 测算方法的回顾
        3.1.1 直接测算法
        3.1.2 间接法
        3.1.3 对间接法的改进
        3.1.4 其他学者的方法
    3.2 对四种方法的对比和分析
4. 国际短期资本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4.1 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4.1.1 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存在形式
        4.1.2 国际短期资本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动因分析
        4.1.3 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
        4.1.4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影响
        4.1.5 国际短期资本通过房地产市场对我国汇率的影响
    4.2 实证分析
        4.2.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4.2.2 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检验
        4.2.3 实证结论及分析
5. 加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5.1 国际短期资本监管的必要性
    5.2 应对国际短期资本冲击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
        5.2.1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对策
        5.2.2 政府应对国际短期资本冲击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青蓝;;全球房地产市场 半江瑟瑟半江红[J];新财经;2011年07期

2 尹中立;;房地产市场应该从股票市场汲取哪些经验与教训?[J];观察与思考;2005年16期

3 易宪容;;破解房地产市场僵局[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09期

4 廖英敏;;新政发威 楼市趋变[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11期

5 ;德国房地产市场平稳的制度与法律配套[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4期

6 易宪容;;房地产调控政策近期或将加码[J];沪港经济;2011年07期

7 胥和生;;建立和完善地产市场任务艰巨[J];上海建设论苑;1994年01期

8 ;未来房地产限购可能覆盖全国[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9 陈桂龙;;苗乐如:房地产市场随需而变[J];中国建设信息;2011年15期

10 蔡育天;;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与宏观调控[J];上海建设论苑;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海浪;谭林;王莹莹;;沈阳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探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尹晓波;;国际短期资本移动的特征及监管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刘开瑞;李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偏向及存在问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景春梅;;调控房地产市场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李优亮;仲长远;申涛;;北京房地产市场十年发展与启示[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2010·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宏观经济学会分论坛综述[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7 何萍;;关键是提供安居乐业的好环境[A];“我为宜春中心城区‘聚人气 促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论文集[C];2009年

8 谭峻;;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因素[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9 苏洪见;;房地产市场领域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房价“成本清单”背后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常优;白冠秋;;中原经济区房地产市场泡沫分析[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八大痼疾困扰房地产市场[N];中国信息报;2003年

2 记者 曾雅邋实习生 谭玮 通讯员 冯卫南;广州不救楼市不限公务车[N];南方日报;2008年

3 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顾建发;房地产市场该如何救?[N];东方早报;2008年

4 ;促进杭州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N];杭州日报;2008年

5 于兵兵;房地产市场新政有望近期出台[N];经理日报;2008年

6 记者 高国华;楼市新政推动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N];金融时报;2008年

7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易宪容;说说房地产市场的“信心”问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记者 毛s

本文编号:2830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830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