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市场环境下售电公司购售电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14:31
  2002年,我国通过厂网分离的举措成功在发电侧引入竞争,拉开了我国电力改革的序幕,为实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电价的最终目标,零售市场的开放势在必行。在开放的零售市场中,售电公司从批发市场购买电能并销售给终端用户,既要承受集中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又要面临用户负荷以及市场竞争导致的市场占有率的波动,作为独立运营的经济个体,售电公司不仅需要进行传统的购电组合决策,更要对售电合同类型及费率制定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优化的营销策略,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论述了零售市场环境下售电公司职能的转变,研究了计及可中断负荷的售电公司营销策略及购电决策模型。首先,本文应用AHP-Logit理论分析了用户对不同售电公司及合同类型的选择行为,探究了市场份额随平均销售电价的变化规律,并量化分析了其他相关因素对市场份额的影响,为售电公司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其次,本文构建了以均一电价和保底封顶电价为主的营销体系,结合双边和集中市场特性,基于风险价值理论(VaR)提出了以售电公司为主体的收益-风险模型,解决了购电比例分配以及用电合同费率制定等问题。结论表明,丰富的可选合同类型,不但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还为售电公...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市场环境下售电公司购售电策略研究


售电公司市场占有率

价格上限,底封,市场份额,电价


图 3 - 3 日前负荷水平Fig.3 - 3 Expected load of day ahead司市场份额函数参见表 2 - 6,同时假定用户对售电合同电。底封顶电价存在价格上限及下限两个变量,不易求解。因

下期,场景,损失风险


图 3 - 4 各场景下期望收益Fig.3 - 4 Expected profits of all cases 3 - 4,图 3 - 5 描述了售电公司在不同风险度量程度下的期望收益、的变化情况。为了更为清楚的表明问题,在图 3 - 5 中使用了收益函测算,即 VaR 值越大,售电公司在市场中的损失风险越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转换成本和两类用户的多市场竞争:以电力零售市场为例[J]. 胡汉辉,吕魁,万兴,胡绪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09)
[2]需求侧实时电价下供电商购售电风险决策[J]. 张钦,王锡凡,王建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03)
[3]售电侧市场的交易方式研究[J]. 王庆杰.  中国电力教育. 2009(S1)
[4]国外电力改革对我国电力零售市场建设的启示[J]. 曾鸣,周健,于滢,杨涛举.  改革与战略. 2009(04)
[5]电力零售市场中分时零售电价的确定[J]. 雷霞,刘俊勇,都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8(01)
[6]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公司最优购电问题研究[J]. 郭金伟,周渝慧.  华东电力. 2008(01)
[7]可中断负荷研究综述[J]. 张涛,宋家骅,程晓磊.  东北电力技术. 2007(06)
[8]PJM日前市场电价的统计分析[J]. 朱兆霞,邹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23)
[9]市场环境下的负荷管理和需求侧管理[J]. 王明俊.  电网技术. 2005(05)
[10]美国得州ERCOT电力市场及其对我国电力改革的启示[J]. 葛炬,张粒子.  中国电力. 2004(12)

硕士论文
[1]改进的Logit模型在无水港选址中的应用研究[D]. 李芳.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电力市场中电网公司购电组合决策及风险管理的研究[D]. 陈旭.湖南大学 2011
[3]我国竞争性售电市场构建研究[D]. 朱锐.西南财经大学 2010
[4]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 叶珍.华南理工大学 2010
[5]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Logit效用函数的竞争性选址问题研究[D]. 曹悦.复旦大学 2008
[6]电力零售市场中零售商购售电收益—风险研究[D]. 邸世辉.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7]零售电力市场研究[D]. 康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8]第四方物流中物流服务商的评价与选择研究[D]. 尹梁平.浙江工业大学 2007
[9]基于CVaR风险度量的发电商竞价策略[D]. 廖菁.湖南大学 2007
[10]我国竞争性电力零售市场模式研究[D]. 赖俊.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28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928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6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