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开放福利效应研究 ——基于与台湾市场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1-01-01 18:49
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凸显了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不匹配的矛盾,缺少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有效连通,无法将过剩资本分配至全球经济,或引导资本适时流入国内市场。这一矛盾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紧迫性。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年米证券市场开放速度明显提升。针对我国实施开放策略的福利效应,需找寻开放历程相似、开放时间更早的国家或地区对比分析,以制定我国证券市场下一步开放策略。本文先对福利效应进行理论分析,构建福利效应函数,寻找满足福利最大化的开放程度,得到最优升放度与本国证券行业竞争力、本国证券资本缺口成正比的结论。继而利用以往学者实证分析结论对福利效应进行定义,以证券总市值、证券市场市盈率、投资者结构等指标变化衡量证券市场开放福利。对比分析阶段,本文选取我国台湾地区不同阶段的开放策略,与我国证券市场相似阶段的福利指标对比。台湾地区证券市场开放选择的是一条渐进性的道路,其策略选择对我国证券市场①开放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台湾与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策略选择和福利效应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证券市场开放对福利效应得提升作用明显。台湾金融自由化改革已完成,证券市场开放步入成熟期,适合维持较高...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开放福利的框架分析
一、构建福利函数
二、证券开放的福利描述
第三章 各国(地区)证券业开放的发展历程
一、新兴市场国家证券业的发展历程
二、台湾地区与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历程
第四章 台湾地区与我国证券开放的福利效应比较
一、开放的条件准备-金融自由化改革
二、开放的初步尝试-开放间接投资
三、证券开放的高峰-开放机构直接投资(QFII)
四、开放的成熟期-完全开放证券市场
第五章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策略
一、我国证券市场全面开放的阻碍
二、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间波动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美股票市场为例[J]. 田苗,谷宇,高铁梅. 财经问题研究. 2010(03)
[2]证券市场的开放、创新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扩展[J]. 叶德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3]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度的博弈模型[J]. 李厚刚. 经济论坛. 2004(19)
[4]开放条件下的竞争政策: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 程新章,胡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3(09)
[5]海外证券市场开放模式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 蓝发钦,黄爱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6]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实施[J]. 叶德磊. 生产力研究. 2002(02)
[7]QFII的进入与台湾证券市场对外开放[J]. 谢联胜. 证券市场导报. 2001(02)
[8]证券业如何面对WTO的挑战[J]. 唐利民,袁国良. 金融研究. 2000(01)
[9]汇率制度与跨国资本流动管理的配合——开放经济爆发金融危机的宏观制度背景[J]. 殷剑峰. 经济研究. 1999(12)
本文编号:2951808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开放福利的框架分析
一、构建福利函数
二、证券开放的福利描述
第三章 各国(地区)证券业开放的发展历程
一、新兴市场国家证券业的发展历程
二、台湾地区与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历程
第四章 台湾地区与我国证券开放的福利效应比较
一、开放的条件准备-金融自由化改革
二、开放的初步尝试-开放间接投资
三、证券开放的高峰-开放机构直接投资(QFII)
四、开放的成熟期-完全开放证券市场
第五章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策略
一、我国证券市场全面开放的阻碍
二、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间波动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美股票市场为例[J]. 田苗,谷宇,高铁梅. 财经问题研究. 2010(03)
[2]证券市场的开放、创新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扩展[J]. 叶德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3]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度的博弈模型[J]. 李厚刚. 经济论坛. 2004(19)
[4]开放条件下的竞争政策: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 程新章,胡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3(09)
[5]海外证券市场开放模式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 蓝发钦,黄爱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6]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实施[J]. 叶德磊. 生产力研究. 2002(02)
[7]QFII的进入与台湾证券市场对外开放[J]. 谢联胜. 证券市场导报. 2001(02)
[8]证券业如何面对WTO的挑战[J]. 唐利民,袁国良. 金融研究. 2000(01)
[9]汇率制度与跨国资本流动管理的配合——开放经济爆发金融危机的宏观制度背景[J]. 殷剑峰. 经济研究. 1999(12)
本文编号:2951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95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