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幅限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基于沪市、深市、创业板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8 09:57
作为一项价格稳定机制,涨跌幅限制制度自我国股票市场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股票市场发展。1996年12月,我国正式确立10%的涨跌幅限制范围,并一直延续至今,为我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此期间,关于涨跌幅限制制度优劣的争论也一直不断。部分人士认为涨跌幅限制在不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的情况下,很好的抑制了市场的过度波动,利于市场稳定,因此涨跌幅制度的应用是必要的;另一部分人士认为涨跌幅限制非但没有抑制市场的过度波动,反而阻碍了市场正常交易,加大市场波动幅度,因此应取消涨跌幅限制制度。本文将就上述问题,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分析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具体影响,进而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通过事件分析法及分组研究法,采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与非参数二项式检验的方法,对2009-2012年期间涨跌幅限制制度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本文首先检验了涨跌幅限制的波动性溢出效应,发现涨停限制对我国沪市、深市(不含创业板)具有波动性溢出效应,跌幅限制的这一效应并不明显,不过对于创业板市场,涨跌幅限制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溢出效应。接下来本文检验了涨跌幅限制的价格发现延迟效应及流动性干扰效应,发现不管是沪市...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主体框架
1.3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章 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基本含义及中国历史沿革
2.1 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基本含义
2.2 我国涨跌幅限制制度发展历史沿革
第三章 涨跌幅限制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3.1 涨跌幅限制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
3.2 国外对涨跌幅限制制度的研究综述
3.2.1 国外关于涨跌幅制度对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研究
3.2.2 国外关于涨跌幅制度对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的研究
3.2.3 国外关于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
3.3 国内对涨跌幅限制制度的研究综述
3.3.1 国内关于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研究
3.3.2 国内关于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市场流动性、有效性的研究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4.1 证券交易制度设计的目标:波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
4.2 涨跌幅限制制度实证检验涉及到的市场效应分析
4.3 本文所使用数据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波动性溢出效应检验分析
5.2 价格延迟效应检验分析
5.3 流动性干扰效应检验分析
5.4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总结
第六章 政策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市涨跌停限制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基于磁吸效应检验的实证研究[J]. 焦瑞新,孙学举. 现代管理科学. 2010(07)
[2]我国股市的涨跌幅限制效应[J]. 刘建江,杜军,陈俊文. 统计与决策. 2006(16)
[3]涨跌幅限制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分析[J]. 庄新田,赵立刚. 管理学报. 2005(06)
[4]涨跌幅限制对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因子分析[J]. 曾长虹. 金融研究. 2004(04)
[5]涨跌停机制对上海股市效率和波动的影响[J]. 胡朝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6]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 陆蓉,徐龙炳. 经济学(季刊). 2004(01)
[7]我国股市涨跌停板制度及国际比较[J]. 沈根祥,李万峰. 财政研究. 2003(01)
[8]涨跌幅限制降低了股价波动吗?——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J]. 孙培源,施东晖. 证券市场导报. 2001(11)
[9]涨、跌停板制度安排对于股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刘晓峰,刘晓光,田存志. 国际金融研究. 2001(09)
[10]涨跌停板对股市波动的影响[J]. 吕继宏,赵振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05)
本文编号:3236455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主体框架
1.3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章 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基本含义及中国历史沿革
2.1 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基本含义
2.2 我国涨跌幅限制制度发展历史沿革
第三章 涨跌幅限制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3.1 涨跌幅限制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
3.2 国外对涨跌幅限制制度的研究综述
3.2.1 国外关于涨跌幅制度对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研究
3.2.2 国外关于涨跌幅制度对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的研究
3.2.3 国外关于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
3.3 国内对涨跌幅限制制度的研究综述
3.3.1 国内关于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研究
3.3.2 国内关于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市场流动性、有效性的研究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4.1 证券交易制度设计的目标:波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
4.2 涨跌幅限制制度实证检验涉及到的市场效应分析
4.3 本文所使用数据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波动性溢出效应检验分析
5.2 价格延迟效应检验分析
5.3 流动性干扰效应检验分析
5.4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总结
第六章 政策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市涨跌停限制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基于磁吸效应检验的实证研究[J]. 焦瑞新,孙学举. 现代管理科学. 2010(07)
[2]我国股市的涨跌幅限制效应[J]. 刘建江,杜军,陈俊文. 统计与决策. 2006(16)
[3]涨跌幅限制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分析[J]. 庄新田,赵立刚. 管理学报. 2005(06)
[4]涨跌幅限制对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因子分析[J]. 曾长虹. 金融研究. 2004(04)
[5]涨跌停机制对上海股市效率和波动的影响[J]. 胡朝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6]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 陆蓉,徐龙炳. 经济学(季刊). 2004(01)
[7]我国股市涨跌停板制度及国际比较[J]. 沈根祥,李万峰. 财政研究. 2003(01)
[8]涨跌幅限制降低了股价波动吗?——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J]. 孙培源,施东晖. 证券市场导报. 2001(11)
[9]涨、跌停板制度安排对于股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刘晓峰,刘晓光,田存志. 国际金融研究. 2001(09)
[10]涨跌停板对股市波动的影响[J]. 吕继宏,赵振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05)
本文编号:3236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23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