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中国大豆进口及压榨产业链的非对称价格传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7 20:03
  目前,进口大豆量占我国大豆消费量的88%左右,进口大豆基本都用于压榨豆油和豆粕,为进一步规避大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维护粮食安全,本研究应用APT-ECM模型,研究中国大豆进口及压榨产业链的非对称传导现,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价格传导特点:中国大豆价格对来自国际大豆价格"正向冲击"的反应幅度大于"负向冲击",说明国内大豆进口企业的议价能力弱;中国豆油、豆粕价格对来自大豆价格的"负向冲击"的反应幅度大于"正向冲击",说明大豆压榨企业的议价能力强,能更快速将成本压力传递给下游的豆油、豆粕购买者。因此价格调控措施在实施时机、力度与节奏方面应该有所不同,需要培育中国大型大豆经营主体,建立多元化的进口大豆采购渠道,增强对国际大豆价格的定价权。 

【文章来源】:大豆科学. 2020,39(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大豆进口及压榨产业链的非对称价格传导研究


中国大豆进口及压榨产业链示意图

中国大豆进口及压榨产业链的非对称价格传导研究


2006年6月至2019年4月我国大豆进口及压榨产业链的价格变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粮食价格垂直传递与市场纵向整合——基于国内稻米和大豆市场的比较分析[J]. 刘婷,曹宝明,李光泗.  农业技术经济. 2019(02)
[2]基于MSVAR的中美大豆现货价格非线性空间传导特征研究[J]. 赵一夫,王宏磊.  农业技术经济. 2017(10)
[3]南美大豆价格对我国豆油市场影响分析——基于非对称价格传导的视角[J]. 苗齐,吕达奇.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12)
[4]贸易环境变动对国内外大豆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J]. 陈昕,周曙东.  大豆科学. 2016(01)
[5]基于门限模型的我国猪肉产业链非对称价格传导研究[J]. 周金城,陈乐一.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1)
[6]大豆期现货与豆油豆粕价格传导关系的实证研究[J]. 方燕,邓洁.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04)

博士论文
[1]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研究[D]. 周金城.湖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52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552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