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规划得益视角下政策性住房的市场配建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01:59
  市场经济下,利用商品住宅用地配建政策性住房是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的重要保障。基于规划得益的视角,分析政府政策、规划干预、市场资本在政策性住房市场配建模式中的作用过程;基于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之间的物理隔离,探讨资源差异化供给的内在资本逻辑和主体影响机制,提出单一经济属性的"以房养房"配建模式边缘化使用主体,是混合居住产生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建议强化"人"的角色参与,建立"住房—人才—产业"互动关联的发展思路,通过引入"交通+""就业+""服务+"等创新模式,扩大政策性住房的配建渠道;完善地方政府"产业运营者"和市场主体"物业运营者"角色,"以产养房"带动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全面发展。 

【文章来源】: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35(0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规划得益视角下政策性住房的市场配建模式研究


市场配建政策性住房的过程示意图

示意图,物理隔离,里程,商品


图1 市场配建政策性住房的过程示意图从政府统一提供转向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合作供给,政策性住房配建可理解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城市的补偿,弥补因商品住宅开发建设对城市交通、市政等方面造成的负外部性,是规划得益的过程(图3)。

示意图,市场,模式,示意图


从政府统一提供转向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合作供给,政策性住房配建可理解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城市的补偿,弥补因商品住宅开发建设对城市交通、市政等方面造成的负外部性,是规划得益的过程(图3)。聚焦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在建筑和环境层面的差异化供给,产品价格梯度是一方面原因,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以房养房”的资本逻辑。以“限地价、竞配建”的土地供应方式为例(表3),理想状态下,政策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在地块内部均匀分布,不同阶层人群混合居住,共享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及绿化环境;受“竞配套”的出让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为获得土地开发权,必须提供最大化政策性住房面积,相应的建设成本占比会大幅度增加;为平衡地块内的开发成本,提升商品住房建筑和环境品质进而提高销售价格成为惯用手段,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及物业服务必然会向商品住房一侧倾斜,也因此产生“围墙”等物理隔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混合居住研究进展[J]. 张祥智,叶青.  城市问题. 2017(06)
[2]中国大城市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研究——以广州为例[J]. 陈宏胜,李志刚.  城市规划. 2015(09)
[3]转型中国城市中的社会融合问题[J]. 吴缚龙,李志刚.  中国城市研究. 2013(00)
[4]美国包容性区划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启示[J]. 张娟.  城市规划. 2011(09)
[5]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J]. 宋伟轩.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8)
[6]规划政策与可支付住房建设——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经验[J]. 刘志林,韩雅飞.  国际城市规划. 2010(03)
[7]保障性住房提供的强制性指标配建模式探讨——基于住房的属性[J]. 邓大伟,诸大建.  城市发展研究. 2009(01)
[8]开发利益公共还原理论与制度实践的发展——基于美英日三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J]. 王郁.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6)
[9]居住分异条件下的和谐社区规划策略研究[J]. 汪思慧,冉凌风.  规划师. 2008(S1)
[10]美国以创新性区划促进可支付住宅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 焦怡雪,刘涌涛.  城市发展研究. 2007(03)

硕士论文
[1]1998年来上海政策性住房建设评述[D]. 李林晴.清华大学 2016
[2]深圳市配建保障性住宅的商品房社区混居模式的探讨[D]. 王首群.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保障房建设的配建模式研究[D]. 朱小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4]基于混合居住模式的广州市保障房住区建设策略研究[D]. 周艺.华南理工大学 2011
[5]基于居住融合的城市保障性住房规划研究[D]. 刘亚杰.山东经济学院 2011
[6]我国城市规划得益及其公共还原研究[D]. 蔚俊杰.华南理工大学 2010
[7]政策性住房供给方式研究[D]. 郑文文.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5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625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1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