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_金融危机是怎么形成的_《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27 13:06

  本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3年

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研究

刘朝阳  

【摘要】:从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金融危机往往会引发对现有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激烈争论,其中既可能有对先验理论的猛烈批判,也可能是先验理论对批判作出改进,甚至尝试提出新的分析框架。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解释,从早期的债务紧缩理论、预期理论、金融不稳定性理论,到近期的资产价格泡沫理论、四代金融危机模型,再到当下关于金融危机成因五花八门的理论解释,都是各自为营,鲜有针对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一般性、完整的理论解释。本文正是为了寻求金融危机形成机理一般性理论解释,尝试以会计视角重新解读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和预期理论,以此探究市场经济金融领域内生不稳定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以“会计平面模型”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观察工具,并在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分析中引入微观企业脆弱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可视为本文的创新。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金融危机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应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以四部门为对象构建会计平面模型;其次,对金融危机进行概念界定与类型划分,并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爆发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历史回顾,以期挖掘不同类型、不同时期金融危机背后的共同特征;第三,研究投资过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定价机制、利润构成方面的区别,证明虚拟经济存在融资内生不稳定性,资产价格波动、信贷扩张、宏观经济的顺周期效应共同导致金融危机形成。而后给出上述因素在金融危机形成过程中微观层面的理论解释,并进一步研究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途径和演化的结果;第四,实证检验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波动在金融危机形成过程中的实现方式,对金融危机中非货币性因素对产出的冲击效应作出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股票市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形成过程中的传导机制;最后,根据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从转变政府政策目标、改革金融体系、逆周期监管策略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构失衡、虚拟经济内生不稳定性是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呈现两极分化与储蓄过剩的趋势,投机资本比例不断增大。财务杠杆使资产价格存在泡沫。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金融创新引发的信贷扩张进一步助推资产价格泡沫膨胀,而顺周期效应掩盖了系统性融资风险。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微观企业的资本结构由对冲性融资向投机性融资甚至庞式融资演化。最终,任何随机的利空消息都能导致系统崩溃。在这一过程中,危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金融自由化是信贷扩张的深层次原因,而由于信贷扩张引致其后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是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非货币性因素如恐慌在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影响,国家层面资本市场之间存在联动因果关系,可以使单一国家的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虚拟经济金融不稳定性是内生决定的,家庭、企业和金融部门是“局中人”,,因此金融危机的预防与应对只能由政府部门担当。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制度与政策途径来预防金融危机的形成。 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尝试以会计视角发展和完善金融危机理论,为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提供更为一般性的理论解释。实践意义则在于为政府分析、预防以及解决金融危机相关问题、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0.9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迎秋;;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J];理论参考;2010年01期

2 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8年06期

3 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年05期

4 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7年09期

5 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6 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7 吴培新;;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货币政策框架的涵义[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8 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2期

9 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4期

10 刘克崮;;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冯果;万江;;转轨经济中的经济法——论中国经济法的历史使命[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张成保,赵翠侠;试探人力资源价值与价格的计量[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谭琪;;问题与策略:中部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创新模式探讨——基于河北保定安新实地调研[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阮守武;张德元;;正确认识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大学本科《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基本目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陈海啸;张建忠;;基于二元化分析的生态补偿新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7 查会琼;王先柱;;美次贷危机对推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邵慧慧;林晓芳;;可持续发展·社会利益·适当干预——经济法基本原则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李国强;城市自来水水价改革面临的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江河;行政审批中的腐败探析[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俊杰;;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构建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视角[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顾伟;陈丽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柯华庆;;实效主义经济学方法论[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刘晓东;;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兰纪平;;如何改善北京地区的节水与节能[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阳;黄思宁;李珊珊;方秀玉;赖伟臣;王玚;;国际金融危机在北京实体工业经济中的延伸和深化[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赵冰;;创新视角下的全球经济危机初探——从创新的均衡性谈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吕晓杰;;面对金融危机的拷问:绿灯补贴重返SCM协议的理论与现实[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方晓波;;遏制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的负外部性,构建和谐社会[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雪英;中国农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玉峰;水利工程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桂彬翔;湖南省电力自然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凤辉;我国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结构的效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姜岱笋;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发展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晓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孙旖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邓瑞芬;执行主体动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春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及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演进逻辑和风险涵义[J];银行家;2007年09期

2 刘迎秋;;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J];理论参考;2010年01期

3 刘春怡;赵定东;;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J];东北亚论坛;2011年01期

4 黄志凌;储蓄与投资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1年04期

5 霍英杰;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2005年06期

6 李扬,彭兴韵;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7 余永定;2004年世界经济将保持良好增长势头[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1期

8 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9 格·R.克里普纳;丁为民;常盛;李春红;;美国经济的金融化(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6期

10 李民骐,朱安东;新自由主义时期的世界经济[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N];东方早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4期

2 潘念萍;;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年06期

3 刘宣杰;张婷婷;马步江;张春霞;;关于金融危机下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考[J];才智;2011年18期

4 韩立岩;谢飞;杨捷;;国际热钱与国际资产价格波动[J];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01期

5 金一农;;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年05期

6 段军山;;全球金融危机视角下的中国金融安全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11期

7 克里斯金;;俄罗斯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06期

8 王莹;秦耕;童丹;;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危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赵明;;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小饲料企业的经营抉择与突破策略[J];北方牧业;2008年24期

10 赵明;;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中小饲料企业经营抉择与突破策略[J];饲料博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秀贞;;青岛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与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岐山;;浅谈金融危机对碳酸镁市场的影响[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生产与发展研讨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8年

4 谢石生;;金融危机下广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毕研勤;;我国制造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孙涛;;应对金融危机应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关景灵;;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研究[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蕾;[N];光明日报;2008年

2 冯武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程实;[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4 记者 申明;[N];科技日报;2008年

5 艾芸;[N];市场报;2008年

6 本报主笔 林纯洁;[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李静颖;[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 刘泓;[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记者 周其俊;[N];文汇报;2008年

10 万应慧;[N];辽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朝阳;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3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赵福浩;美国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7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晨宏;基于系统复杂性的金融危机演化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东;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9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林华;金融危机对北京用电市场未来三年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2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62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f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