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4:42

  本文关键词: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集中度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化 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压力,构建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大中小共生的有效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中的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储蓄的投资转化率降低,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公报决定,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业的内外开放,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在加强监管基础上,允许有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中小银行。可以看出,完善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是中国当前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在参阅市场结构理论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社会性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系统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认为我国银行业目前的市场结构还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首先分析市场集中度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先是选取了评价市场集中度的各种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偏高,还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这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其次分析规模经济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现状和成因。再次产品差异化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认为我国银行业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发展不足。最后分析进入退出壁垒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认为我国目前的高市场集中度跟政策性壁垒有很大关系,同时我国政府对银行业存在隐性担保,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缺位。因此建议,我国应该鼓励民营银行的建立和发展,降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集中度;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金融创新,扩大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产品差异化;稳妥推进混业经营,提高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进入和退出机制。
【关键词】:市场集中度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化 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1
  • 0.1 选题意义8-9
  • 0.2 文献综述9-10
  • 0.2.1 国外文献综述9
  • 0.2.2 国内文献综述9-10
  • 0.3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创新10-11
  • 0.3.1 论文逻辑结构10
  • 0.3.2 论文创新之处10-11
  • 第一章 市场结构理论11-16
  • 1.1 古典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11
  • 1.2 现代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理论11-16
  • 1.2.1 马歇尔的市场结构理论12
  • 1.2.2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理论12-13
  • 1.2.3 有效竞争理论13
  • 1.2.4 哈佛学派理论体系及其发展13-15
  • 1.2.5 芝加哥学派及其对哈佛学派的批判15-16
  • 第二章 市场集中度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16-22
  • 2.1 衡量市场集中度的各种指标16-18
  • 2.1.1 行业集中度16
  • 2.1.2 赫芬达尔指数16-17
  • 2.1.3 勒纳指数17-18
  • 2.1.4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18
  • 2.2 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结构的判断18-22
  • 2.2.1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18-19
  • 2.2.2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19-20
  • 2.2.3 中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测算20-22
  • 第三章 规模经济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22-26
  • 3.1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22
  • 3.2 银行业规模经济的政策比较22-23
  • 3.3 银行业规模经济的成因23-24
  • 3.4 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研究24-26
  • 第四章 产品差异化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26-30
  • 4.1 产品差异化的经济学分析26
  • 4.2 产品差异化与企业差异化战略26-27
  • 4.3 产品差异化与混业经营27
  • 4.4 发达国家银行业产品差异化27-28
  • 4.4.1 价格差异化27-28
  • 4.4.2 开发金融产品28
  • 4.4.3 服务差异化28
  • 4.5 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发展28-30
  • 4.5.1 创新缺乏28-29
  • 4.5.2 定价能力有限29
  • 4.5.3 服务同质性29-30
  • 第五章 进入退出壁垒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30-38
  • 5.1 进入壁垒基本理论30-31
  • 5.2 对外资银行壁垒存在的原因分析31-32
  • 5.2.1 WTO金融服务协议(FSA)31-32
  • 5.2.2 外资银行进入是否影响到国内金融体系的控制权32
  • 5.2.3 外资银行进入是否影响本国的金融安全32
  • 5.3 对民营银行壁垒存在的原因分析32-33
  • 5.3.1 政府和公众的所有制偏好32
  • 5.3.2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32-33
  • 5.4 银行业市场退出壁垒33-35
  • 5.4.1 银行市场退出具有巨大的外部性33-34
  • 5.4.2 国有银行退出的沉没成本高昂34-35
  • 5.5 银行业退出壁垒的国际比较35-36
  • 5.5.1 退出的宏观经济环境35
  • 5.5.2 退出的机制比较35-36
  • 5.6 中国银行业市场退出制度重塑36-38
  • 5.6.1 建立银行风险预警系统36-37
  • 5.6.2 尽量减少行政手段使用37
  • 5.6.3 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37-38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展望38-42
  • 6.1 结论38-39
  • 6.2 政策展望39-42
  • 6.2.1 鼓励民营银行发展,降低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39
  • 6.2.2 稳妥推进混业经营,增强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应39-40
  • 6.2.3 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40
  • 6.2.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市场化退出机制40-42
  • 参考文献42-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44-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鸣;薛峰;;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1期

2 郭竞成,姚先国;市场结构还是治理结构?——两种银行改革思路之检讨和中国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3 王忻;马永红;王国峰;郑晓齐;;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4 赵旭,周军民,蒋振声;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5 秦宛顺,欧阳俊;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J];经济科学;2001年04期

6 王国红;论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J];经济评论;2002年02期

7 贺春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J];经济评论;2004年06期

8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9 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10 徐忠;沈艳;王小康;沈明高;;市场结构与我国银行业绩效:假说与检验[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729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729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