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5:31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 农产品贸易 竞争性与互补性 引力模型
【摘要】:中国与东盟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农业一直是各国的关键性产业,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双边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其农产品贸易的基础性地位再次凸显。有效地把握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变化中的动态趋势,积极应对及解决双方农产品贸易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双边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可实施建议,对打造双边农产品贸易升级版及实现双边农产品贸易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市场结构和商品结构两个方面动态跟踪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现实概况。先后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TS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优势指数(CAI)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等相关贸易指标论证分析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特点。并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估量与考察,以挖掘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为进一步加强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性总结,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说明。第二部分,相关贸易基础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相关贸易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介绍,并结合现状对贸易理论基础的应用进行实际的探讨并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发展现状与特点。首先,对当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主要是从市场份额视角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其次,从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两个视角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简单的系统分析。然后,运用相关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特点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第四部分,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首先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理论分析。其次,简单梳理国内外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自身研究需要构建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的出口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策建议。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重点针对中国扩大出口贸易提出可实施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论与不足。首先,对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点与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后总结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显著性特点及优势农产品与竞争性农产品。其次,对文章的不足之处作出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 农产品贸易 竞争性与互补性 引力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7;F75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9-12
- 1.2.1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关系研究9-10
- 1.2.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10-11
- 1.2.3 中国与东盟深化农产品贸易合作对策研究11-12
- 1.2.4 文献评述12
-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主要内容12-14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研究思路13
- 1.3.3 研究内容13-14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14-15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点14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14-15
- 2 相关贸易基础理论15-17
- 2.1 比较优势理论15
- 2.2 竞争优势理论15
- 2.3 产业内贸易理论15-17
- 3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与特点17-32
- 3.1 发展现状17-24
- 3.1.1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总体概况17-19
- 3.1.2 市场结构分析19-20
- 3.1.3 产品结构分析20-24
- 3.2 贸易特点24-30
- 3.2.1 中国与东盟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分析24-27
- 3.2.2 中国与东盟六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27-30
- 3.3 小结30-32
- 4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2-36
- 4.1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32-33
- 4.1.1 有利因素32
- 4.1.2 不利因素32-33
- 4.2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3-35
- 4.2.1 模型构建33-34
- 4.2.2 实证结果34-35
- 4.2.3 中国与东盟六国的出口贸易潜力分析35
- 4.3 小结35-36
- 5 政策建议36-41
- 5.1 政府层面36-39
- 5.1.1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6-37
- 5.1.2 完善农产品贸易体制机制37-39
- 5.2 企业层面39-41
- 5.2.1 增加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构建科技研发平台39
- 5.2.2 加大农产品设备投入,,加快农产品产业化发展39
- 5.2.3 发展绿色农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39-40
- 5.2.4 因国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40-41
- 6 结论与不足41-42
- 6.1 结论41
- 6.2 不足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A45-47
- 附录B47-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介49-50
- 导师简介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岩;孔繁利;;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新趋势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5年10期
2 杨丹萍;江奕;;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J];农村经济;2014年05期
3 胡跃;;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4年10期
4 何勇;;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研究[J];世界农业;2014年02期
5 刘合光;谢思娜;;2000—2011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变化分析[J];农业展望;2013年03期
6 朱惠;;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7期
7 赵江红;;农垦会计在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9期
8 王晓光;白琰;;CAFTA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6期
9 李亚;;零关税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10 屈四喜;;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988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98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