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预防
本文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森林火灾预防 - 简介
森林火灾预防
森林火灾预防,为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发生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火源、预测预报和地空巡护等。20世纪初,北美开始用飞机对森林进行巡护。1928年加拿大 J.G. 赖特利用相对湿度进行火险预报;随后,美国H.T.吉斯伯恩利用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风等多因子预报林火发生。30年代, 欧美在林区开始制定防火规划和开设防火线等。至40年代,苏联涅斯捷罗夫提出综合指标法进行。中国从50年代起,在全国各林区逐步建立护林防火组织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东北林区于1956年开始进行火险天气预报和林区防火规划。
森林火灾预防 - 森林火灾危险等级和防火区划
森林火灾预防
> 防火区划分防火区是护林防火管理的基本单位。划分时将火险等级与营林区综合考虑,既有利于防火,又有利于营林。 其面积大小视火险等级分布、 火源频度、森林经营强度和自然条件等决定。防火区分3类:第1类:林区内有较大或分散的村屯和居民点,有铁路、公路干线,在最近2~3年内全面开展经营活动,高火灾危险性地段较多面积约1000公顷,应进行全面巡护。第2类:林区内居民点不多或仅有临时采伐点,交通不便,在最近2~3年内有部分经营,高火灾危险性地段不多,面积6000公顷左右,在部分开展经营活动的地段应进行巡护。第3类:林区内人烟少或无火源,在最近几年内不准备开发的原始林,面积约1万公顷。
森林火灾预防 - 森林火灾预防措施
控制人为火源森林火灾预防
为了控制人为火源的发生,在林区的防火季节,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护林防火基本知识、有关法令和规章制度,使之家喻户晓;同时要严格执行入山管理和控制野外用火。
建立防火设施用于隔离火灾蔓延和及时发现火情的各种设施,与各种天然或人工防火屏障,如江河、水塘、陡峭山崖、公路、铁路和农田等连接成网,一旦发生火灾时可将林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损失。这类设施包括:①防火线。阻止火灾蔓延的设施。主要有:国境防火线,在靠近国境无河流、湖泊、公路的地段开设,宽度50~100米;铁路防火线,在铁路两侧开设,宽度30~50米;林缘防火线,在森林与草原交接地带或在森林边缘开设,以防草原火、沟塘火等烧入林内,宽度30~50米;林内防火线,为防止森林火灾在林内无止境蔓延而开设,宽度一般为20~30米,以不小于主林木高度的1.5倍为宜。两条防火线之间距离一般为 5~8公里。开设防火线要因地制宜,开设的方法有人工割草法、爆破法、机耕法、火烧法和化学除草法等。②防火沟。将树根、腐殖质或泥炭等切断,是阻止地下火蔓延的主要设施。沟面宽约1米,沟底宽约0.3米,,深度取决于泥炭层的厚度,一般沟深要比地下水位或土壤矿质层低0.25米。沟壁喷洒化学灭火剂。沟的方向与当地的主风方向垂直。③防火林带。针叶树的叶、枝、干和果实等一般都含有松脂等易燃物质,容易发生树冠火。在大面积的针叶林内,营造阔叶树防火林带,以代替防火线,是防止树冠火蔓延的一种既省工且有效的设施。林带一般宽30~50米或更大。树种应选择含水分多、不易燃、耐火性强、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郁闭快的当地常绿或落叶的阔叶树,如黄柏、杨树、榆树、木荷、茶树、油茶、栲树等。宜适当密植,并营造多层结构林。林带与防火季节主风方向垂直,并应封闭成网。在山地应设在针叶幼林边缘或山脊部分。大面积飞播针叶树种前,要先进行防火林带的规划。④瞭望台。发现林火、观测火情、确定火位的设施。多建立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上,瞭望半径15~25公里为宜。组设成网,台内配备方位盘、地图、望远镜和通讯设备等。一旦发现火情,根据两个瞭望台的观测,用交叉法在地图上确定火场位置,迅速作出火情报告。
航空巡护在偏远、 人烟稀少、 交通不便的林区,应用小型飞机或直升飞机进行巡护(见农业航空),及时发现火情,增强报警能力,为提供有关火场位置、面积和火灾种类的可靠信息。飞机巡护前根据飞机类型和林区条件划分巡护区。一般在每天白天10~14时飞行,巡护森林面积可达100~150万公顷。飞机高度以1500~1800米为宜,视程可达40~50公里。
确定火场位置一般有3种方法:①目测法。即利用地面明显地物标(如道路、河流等)确定火场位置。②交叉法。按出火场地附近两个明显地物标,飞机先后分别通过两个地物标和火场上空,测得两次航线的交叉点即火场位置。③航线法。飞机从一个地物标以直线飞向火场,根据飞行方向、速度和时间确定火场位置。
确定火场面积计算法确定火场面积主要有用于火场面积较小的目测法、用于火场面积较大的地形图勾绘法和计算法,后者用于火场面积较大而又没有地形图可资利用时。
火灾种类有地表火、林冠火和地下火。从 200米高空观察,地表火火场不规整地延长,烟呈浅灰色,整个火头可见黄丝状火焰为高强度,个别火头有为中强度,见不到火焰为低强度。林冠火火场延伸很长,烟黑色。地下火开始时整个火场冒烟,之后仅四周冒烟而不见火焰。
森林火灾预防 - 林火预测预报
在防火季节,根据天气条件(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速等)、植被物候状况、可燃物含水量和火源等进行。林火预报分 3种:①火险天气预报,主要根据气象因子,预报是否可能出现火灾天气;②火灾发生预报,根据气象因子、火源、易燃物的含水量等预报火灾能否发生;③火行为预报,根据气象因子、火源、可燃物类型的干湿程度、立地条件和地形等,预报一旦火灾发生后的林火蔓延速度、火强度和火焰高度等,为扑救林火提供人力、物力的依据。有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都已进行火行为预报。中国主要是火险天气预报,但也在研制火灾发生预报和火行为预报。
除上述森林火灾预防措施外,还常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沟塘、草原、森林内进行营林用火,以减少杂草、枯枝落叶等可燃物的积累,降低火灾发生的危险程度,并可在一旦发生火灾时降低火的燃烧强度,不致酿成大火。随着林业遥感、电子计算机、无人气象站和卫星火情监测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森林火灾预防,森林火灾预报正变得更加及时、准确。
森林火灾预防 - 森林火灾预警和预防机制
1、森林火险、火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告。
(1)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以及“天保”护林人员的地面巡逻和广大群众的报警信息,对森林火情进行全方位监测,一旦出现火情,第一时间要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县森防办。对于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特大森林火灾,县森防办接报后要在1小时内及时上报市森防办,并随时报告火情的最新动态信息。
(2)县森防办负责收集、处理、判断全县各地森林火险、火情信息,根据对火情的性质、程度、影响范围的判断,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3)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要综合从各方面得到的火险、,准确判断森林火险火情发展态势,制定正确应急方案,科学组织扑火救灾。
森林火灾预防 - 森林火灾预防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1)发生森林火灾,按照属地管理,先期处置、分级响应、分级负责的原则启动各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上级预案的启动是在下级预案先行启动的基础上进行启动,上级预案启动后,下级预案继续处于启动状态。根据森林火灾发生的面积,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程度,森林火灾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III级)和一般(Ⅳ)四个等级。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森林火灾启动本预案,并立即报告市森防办;发生一般森林火灾,启动镇乡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处置。
(2)毗邻地区发生森林火灾时,县森防办要及时与相关地方森防办联系,沟通信息,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①先期处置。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后,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组织动员有关责任单位人员和事发地人民群众进行先期处置,开展扑救工作,及时控制火势,努力减少火灾损失,并且立即将火灾有关情况报告县森防办,县森防办要及时与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了解先期处置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时将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处置火灾的决策传达到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②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后,由县森防办提出启动本预案及成立现场指挥部的建议方案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研究决定。情况紧急时,可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或其授权的副指挥长作出启动本预案的决定,本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即成立。
③现场指挥部职责:执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决策和指令,迅速掌握森林火灾相关情况,及时判断事件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将火灾各种情况向市森防办汇报并做好人员疏散和安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④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作战组、后勤组、医疗组、火情监测、火案查处和善后处理组,负责综合协调、兵力布署、扑火指挥、通信联络、后勤保障、火情监测、火案查处等。
当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有扩大趋势或难以控制时,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报请县人民政府决定是否扩大应急。当火势特别严重,县内难以控制时,需报请遵义市人民政府或市林业局协助处置的,以县人民政府名义向市人民政府或市林业局报告,请求协助应急处置或扩大应急。
4、应急结束当重、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火灾完全熄灭,火场清理完毕,达到“无火、无烟”后,现场指挥部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情况,请求结束应急处置工作,经市指挥长批准,由现场指挥部宣布结束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森林火灾预防 - 预防保障措施方案
1、扑火力量 扑救较大、特大、重大森林火灾本着以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队为主,专群结合的原则,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就近调动,统一指挥。
第一梯队:各地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队、义务扑火队实行火灾发生地就近调动的原则,森林火灾发生后,发生地人民政府要迅速组织当地扑火队伍上山扑火,控制火势,毗邻镇乡扑火队伍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听候调遣。
第二梯队:县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民警、民兵应急分队、县林业局森林扑火分队等,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扑火需要进行调遣。
第三梯队:县直机关相关单位的干部职工、火灾发生地周边乡镇扑应急分队及群众等,根据需要进行调遣。
县各级森防办,地方各森林消防队伍都应视历年火灾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并保持完好,保证战时紧急调用。
2、通信联络通信管理部门要确保扑火现场,现场指挥部与森防办的通信畅通。各级森防办要实行24小时值班,现场指挥部人员要携带移动电话、车载电台、手持对讲机等赶赴火场,随时保持与市森防办、毗邻乡镇、火场内部、各扑火队指挥员的相互联系,确保火情信息畅通。
3、后勤保障林业部门要组织调集扑火机具、通信器材等,保障扑火工作的需要;经贸、民政、粮食、农业部门要做好粮食、食品衣物、帐篷等救灾物资的调配和供应;要为运送扑火人员、救灾物资和灾民优先提供运输工具;卫生部门要组织扑火救灾医疗队赶赴火场进行救治;财政部门要为应急资金和拨款做好准备。
4、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威胁村寨、城镇居民区或重要设施、仓库的森林火灾, 村寨或城镇居民紧急避难场所,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解决,重要设施仓库内人员和物资的紧急避难场所由设施或仓库管理单位与当地政府共同负责安排落实。
森林火灾预防 - 扑救林火方法和形式预防方案
1、扑救方法森林火灾强度扑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灭火、用水灭火、、以火灭火、开设防火线阻止火灾蔓延、人工降雨、风力灭火机、化学灭火、爆炸灭火和航空灭火等基本方法。
2、扑救形式扑灭森林火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也称积极灭火法或进攻型灭火方法),另一种是间接灭火方法(也称建立防火线隔离法或以守为攻型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方法是使用灭火机具直接与火交锋,使火停止燃烧。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灭火),不适合猛烈燃烧地大火或树冠火。直接灭火法采用的机具很多,可以使用,也可以用化学灭火药剂、水、土。
间接灭火法主要使建立防火隔离带,如开防火线、挖防火沟、以火攻火等。它主要适用于猛烈燃烧的地表火、树冠火和难灭的地下火。
( 间接灭火法): 主要用于扑救大面积、大强度、大风条件下的火灾和阻止大面积荒火烧入林内的情况下使用。主要方法是利用河流、道路和山脊作为依托条件开设防火线,阻隔火的蔓延。
1、 人工开设防火线。在火前方一定距离,选择与主风方向垂直,植被较少的地方,人工开设防火线,并清除防火线上的一切可燃物质。防火线宽度一般不少于30米,长度应视火头蔓延的宽度而定,伐倒的植被倒向火场一边。开设防火线时要强调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要立即返工。防火线形成后,要派足够人员在外侧守护,严防火烧越防火线。
2、火烧防火线。火烧防火线的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如掌握不好极易跑火。因此,必须选择有经验的指挥员指挥,组织足够人力,选好风向,在三级以下风力时进行。风力太大不宜使用。
火烧防火线一般选择在火头的前方,利用河流、道路作依托条件,迎着火头,在火头前进的方向的对侧开始点火,利用风力灭火机使火向火场方向蔓延,两火相遇产出火爆,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将火熄灭,阻止火蔓延。采用火烧防火线方法灭火时,点火人员一般相间5米,向同一方向移动同时点火。逆风火速一般小于每小时60米,为了使大火烧到时能烧开100米以上的区域,点火则应该提前20—30分钟进行,可以采用拉多道火线的方法逆风点火。
3、 如果火势进一步扩大,指挥员应根据火势、地形、地被物、气象、扑救力量等情况,考虑变更扑救方法和扑救队伍的任务及配备,掌握好支援队伍和物资,力争控制局势。
4、 在指挥扑救时应注意判断扑救力量和火势的相互联系,根据火的发展蔓延速度,划分间接扑火区和直接扑火区,确定间接扑火方式和作业地点,分配扑火任务,落实责任,实行分片包干。
5、 选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和经过培训的扑火队(组)到重要火场部位扑救,其余人员配合扑火。在山脊开设防火线,一是要进行严格验收;二是当火烧向防火线时,应组织扑火人员及时撤退;三是已经开好防火线,当火烧向防火线时,指挥员要沉着坚定,指挥有序,主动进攻及时扑灭越界火、飞火、阻止火蔓延。采用火烧方法开设防火线时,要将扑火人员分成点烧组、扑火组、清理组和,边点扑边清,指挥员要统一行动,严密组织,及时掌握火情变化,立即采取果断措施。
6、当扑救时间较长,一线扑火人员疲劳时,要及时使用预备队伍,撤换一线扑火人员,避免因过度疲劳,造成人员伤亡。
7、当火势激烈凶猛,间接和直接扑火方法难以奏效时,应当利用日出、落日前后一段时间大气湿度大,风小,火势较弱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组织扑救力量,投入扑救战斗。
8、 利用防火线阻止火势蔓延成功后,指挥员要重新调整扑火方案、扑火力量和扑火任务。一是留下部分人员清理余火,看守火场,警戒飞火,防止复燃;二是主要扑救力量转移,由外向内边打边清;三是配备适当预备力量,以应付情况突变。
本文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arkj/4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