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与大众媒体的相互沟通
本文关键词:医学期刊与大众媒体的相互沟通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大众传播高度普及和广泛渗透为特征的信息社会。公众对医学信息的关注以及医学期刊本身的宣传需要,使得医学期刊与大众媒体的沟通越来越重要。介绍了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与大众传媒良好互动的研究,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医学传播的程序、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就医学期刊编辑在与大众媒体沟通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医学新闻发布与期刊全文登载时机、发布内容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者单位】: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关键词】: 医学期刊 大众媒体 沟通 传播学
【分类号】:G237.5;G210
【正文快照】: 引言 《英国医学杂志》(B川)的前任执行主编K~Abbasi曾撰文说,衡量专业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方法是数一数它被大众媒体提及的次数川。这句话听上去似有偏颇,但细想也不无道理。现在的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常会报道一些重大的医学新闻,并提到这些消息源自《自然》(Natur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红心,孙玉梅,王鸿颖;261例口腔科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的调查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04年01期
2 刘兵,侯强;科学传播中的议程设置[J];科技导报;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迪;王德海;;受众本位论视角下的参与式农业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程德安;;传播学中的商标[J];中华商标;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7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8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肖芳;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俊杰;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陈曼;我国体育学术核心期刊栏目设置与广告经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胡洁雅;耐克品牌文化传播模式探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国庆,康爱成,顾成美;论健康教育中“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J];中国健康教育;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辉 ,赵长青;论医学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编辑之友;2002年S1期
2 ;医学期刊编辑国际委员会的补充声明[J];编辑学报;1996年04期
3 姬广茜,何膺远,梁京慧,包务业,游苏宁;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计算机系统的应用[J];编辑学报;1998年S1期
4 陈兴洲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李宏建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倪长江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张斌;医学文献检索在医学期刊编辑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02年05期
5 游苏宁;医学期刊编辑国际委员会的补充声明[J];编辑学报;1996年03期
6 王耀东;新形势下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新技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1期
7 李凤;李新仁;李英;张劲;;论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提高业务素质[J];医学信息;2009年05期
8 傅杰青;;试评《医学期刊中的错例分析》——与李国芳同志商榷[J];医学信息学杂志;1984年01期
9 韦挥德;;我对医学期刊编辑基本素质的初浅认识[J];医学信息学杂志;1988年01期
10 狄岩,祁海霞;医学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综合能力[J];医学情报工作;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蓓;王颖;;数据库在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作用[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廖世华;;病案管理中的沟通作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谢磊;;电视气象节目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素质[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媒体与西部开发[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董晓峰;刘星光;刘理臣;;城市社会规划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绍红;;公立医院内部实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玲玲;高婷;李景;张文新;;青少年的个人规划与亲子、朋友间沟通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徐剑;蒋宏;;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现状与发展策略[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明桂;;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技巧[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洋;;浅谈如何做好聋儿的语训工作[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一般的沟通感受从MMS开始[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关制钧;透过“位差效应”看沟通[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梅承鼎;学会“沟通”[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廖仲毛;成功沟通十招(二)[N];组织人事报;2002年
5 王宏;沟通从CEO开始[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王志乐;加强沟通促进理解[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7 赵宗雄;如何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N];组织人事报;2002年
8 记者 张旭光;调查显示——体育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渠道[N];中国体育报;2002年
9 杜波成;e化企业沟通 全面提高竞争能力[N];中国企业报;2002年
10 ;沟通高手不全是名嘴[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怀明;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亮;企业内部沟通中信息传递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年
4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陈世瑞;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姚孝军;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汪凌;学业的成功与失败:学业评估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钊;信息化领导团队沟通对共识的影响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9 钟琛;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广进;论面临休闲时代的奥运会[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羊晓莹;大众媒体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社会比较特质和比较方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刘达青;大众媒体、同伴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解菲;城市大众媒体休闲传播的文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陈畅;大众媒体对中国消费者社会化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郑丽兰;大众媒体在公共政策扩散中的作用[D];同济大学;2008年
6 陈莉娟;大众媒体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年
7 王文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效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程宇婕;风险传播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9 商伟;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媒介化”现象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遥遥;公共新闻理论初探及其在大众媒体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11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arkj/611554.html